-
2016年中國銀礦產業最新儲量統計現狀及市場增速前景分析預測
2016/11/2 10:28:3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中國銀礦的地質工作始于本世紀初地質調查所成立之后,截止1949年,中國只有十幾處含銀量高的鉛鋅生產礦區(如水口山、柴河、瀾滄等)進行了淺部的銀礦儲量概算。新中國成立后,50年代在對有色金屬礦床進行大規模勘探的同時,對伴(共)生銀礦開展了綜合中國銀礦的地質工作始于本世紀初地質調查所成立之后,截止1949年,中國只有十幾處含銀量高的鉛鋅生產礦區(如水口山、柴河、瀾滄等)進行了淺部的銀礦儲量概算。新中國成立后,50年代在對有色金屬礦床進行大規模勘探的同時,對伴(共)生銀礦開展了綜合評價。60年代后期逐步加強了獨立銀礦的地質調查和科學研究,至70年代末有7處大、中型銀礦產地(山東十里堡、浙江銀坑山、湖北銀洞溝、陜西銀硐子、河南破山、廣東龐西洞、廣西金山)經勘探轉入工業評價。近40年來,中國銀礦業得到迅速發展,全國已有26個省、市、區找到了工業銀礦床,現建成生產和綜合回收白銀的礦山與冶煉企業有200多個。
中經先略數據中心發布的《2016-2022年中國銀礦石產業市場競爭現狀及市場前景預測研究報告》顯示,2007年我國銀礦產量為2560公噸,2007年全球銀礦產量為20800公噸。2015年我國銀礦產量為4100公噸,全球產量為27300公噸。
2007-2015年全球以及中國銀礦產量(公噸)
資料來源:中經先略數據中心
2015年全球主要國家銀礦儲存量
國家銀礦儲存量占比美國250004.39%意大利8500014.91%玻利維亞220003.86%加拿大70001.23%智利7700013.51%中國430007.54%墨西哥370006.49%秘魯12000021.05%俄羅斯200003.51%波蘭8500014.91%其他500008.77%全球570000100.00%數據來源:中經先略數據中心
我國銀礦儲量按照大區,以中南區為最多,占總保有儲量的29.5%,其次是華東區,占26.7%;西南區,占15.6%;華北區,占13.3%;西北區,占10.2%;最少的是東北區,只占4.7%。 從省區來看,保有儲量最多的是江西,為18016t,占全國總保有儲量的15.5%;其次是云南,為13190t,占11.3%;廣東,為10978t,占9.4%。內蒙古,為8864t,占7.6%;廣西為7708t,占6.6%;湖北為6867t,占5.9%;甘肅為5126t,占4.4%
我國銀礦比率分布區域
數據來源:中經先略數據中心
中國銀礦分布圖
資料來源:中經先略數據中心
隨著國際經濟的復蘇以及中國經濟的崛起,我國銀礦產業以后產量會進一步加大,預計到2022年將達到6262公噸。
2016-2022年我國銀礦產量預測
數據來源:中經先略數據中心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