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未來將致力提升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圖)
2016/7/23 10:19:5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資料圖:2016年7月17日,江蘇省海門市的江心沙農場新江海河一座橋附近偷倒的垃圾。據運載垃圾貨船上的船員透露,這些垃圾也是從上海運來。視覺中國中新網上海7月22日電資料圖:2016年7月17日,江蘇省海門市的江心沙農場新江海河一座橋附近偷倒的垃圾。據運載垃圾貨船上的船員透露,這些垃圾也是從上海運來。視覺中國中新網上海7月22日電 (記者 陳靜)上海市綠化市容管理局環衛管理處處長徐志平22日告訴記者,上海已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強建筑垃圾全程管理,目前已全面停止建筑垃圾外運。未來,上海將建立市場調節與政府有序管理相結合的全程處置體系。同時,上海還將“破解難題、補上短板”,致力提升資源化利用率,重構建筑垃圾全程分類體系,重點突破“出路難”。
繼“上海垃圾傾倒蘇州太湖”之后,“上海垃圾傾倒江蘇南通”又被曝出,兩起事件引發社會高度關注。上海的垃圾處理,尤其是建筑垃圾的處置成為當下最熱議題之一。
據了解,近期,相關部門已加強源頭申報管理,落實裝修垃圾、拆房垃圾全量申報;同時建立中轉分揀體系,加強物流監管,堅決取締非法收運。上海還落實屬地消納原則,并建立市應急處置場所。此外,上海推廣卸點付費機制,防止因層層轉包造成非法傾倒建筑垃圾。
在中國城市化進程領先的上海,工程量大,包括工程渣土、泥漿、拆房垃圾等在內的建筑垃圾產生量也大。據悉,2015年,建筑垃圾申報處置量高達1億噸。徐志平解釋,在建筑垃圾的處置上,以往是依據市場需求自發調節。因為,周邊地區在城市化建設中,標高回填、圈圍造地、綠化造景等工程對建筑垃圾有大量需求。徐志平坦言,隨著時代發展,周邊地區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間原有發展落差減小,加上各地環境標準不斷提高,如今市場調節機制開始“失靈”。
推進建筑垃圾源頭減量,探索和研究建筑垃圾區域內排放、消納自平衡體系,建立分類消納及資源化利用體系,是上海在十三五期間努力的方向之一。
徐志平透露,一方面,上海將拓展工程渣土消納方式,促進工程渣土用于灘涂造地和郊野公園建設。另一方面,除了自行消納,提升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也是上海綠化市容管理部門未來的努力方向。上海交通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專家李佳告訴記者,建筑垃圾與生活垃圾等不同,分類后加以處理就可以變成有價值的資源,比如混凝土可以燒制建筑用磚、塑料再生后可降級使用。
“建筑垃圾放錯地方就是垃圾,而放對地方就能成為資源”。徐志平告訴記者,今后,上海將提升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水平:致力使拆房垃圾和裝修垃圾集中資源化利用能力達到750萬噸/年;工程泥漿集中干化能力達到950萬噸/年。
此前,上海市建設協會副秘書長胥和生曾表示,目前上海本地在處理建筑垃圾方面已接近飽和。那么上海的建筑垃圾“出路”何在?對此,徐志平解釋,未來,上海將把建筑垃圾分類,制成再生建材等資源化利用產品。
徐志平透露,上海將建立建筑垃圾資源化相關標準,同時加快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設施建設。李佳亦表示,磚、瓦、石塊等混雜的建筑垃圾全部手工分類不太現實。他認為應該在加強源頭分類的同時,依靠機械自動化設備進行分類、分解。
據悉,上海將同步加快推進建筑垃圾管理相關政府規章修訂,實現對工程渣土、工程泥漿、工程垃圾、裝修垃圾、拆房垃圾等各類建筑垃圾管理的全覆蓋;同時推進《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立法,力爭列入本屆人大常委會2017年度立法正式項目。
作者:陳靜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