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國無人機行業發展前景及市場規模預測
2016/7/31 10:27:0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02-2015年7月,國內與無人機相關的專利申請15245件,其中,發明型技術專利占57.39%,新型專利占比37.48%,外觀專利占比5.13%。無人機行業相關權利申請最多的是成都好飛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申請專利數1186件。其次為成2002-2015年7月,國內與無人機相關的專利申請15245件,其中,發明型技術專利占57.39%,新型專利占比37.48%,外觀專利占比5.13%。無人機行業相關權利申請最多的是成都好飛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申請專利數1186件。其次為成都中遠信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申請專利數944件。
無人機行業相關專利申請人構成情況(單位:件)
申請人專利數量成都好飛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1186成都中遠信電子科技有限公司944國家電網公司590常州市華奧泡塑新材料有限公司392北京臻迪科技有限公司374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檢修分公司373湖北易瓦特科技有限公司346徐偉佳259中南大學259深圳一電科技有限公司255我國從事無人機行業的單位有300多家,其中規模比較大企業有160家左右,形成了配套齊全的研發、制造、銷售和服務體系。目前在研和在用的無人機型多達上百種,小型無人機技術逐步成熟,戰略無人機已試飛,攻擊無人機也已多次成功試射空地導彈。
2014年無人機銷量約2萬架,預計到2020年中國無人機年銷量將達到29萬架。未來幾年將保持50%以上的增長,2014年中國民用無人機銷售規模已經達到40億元。從發展前景來看,無人機已經應用在航拍、快遞、災后搜救、數據采集等領域,表明無人機的發展潛力巨大。和國際市場相似,軍用和出口(出口基本是軍用無人機)這2個市場是中國無人機行業最主要的兩個市場,合計貢獻行業90%收入來源。即軍用無人機和民用無人機產值=9:1。
中國無人機市場結構圖(單位:%)
近年隨著行業的快速發展,國內無人機研制領域原有的競爭格局漸被打破,市場格局正處于巨變和重塑的過程中。粗略統計國內當前至少有40余家企業和科研院校生產或正在研制無人機產品。根據類型不同,大致可劃分為軍工集團、科研院校和民營企業三個陣營。未來10年,我國軍用和民用無人機將由2013年的6.2億美元增至2022年的22.8億美元,十年(2013-2022年)需求總額將超過134億美元,十年復合增長15.57%。
中國無人機行業市場規模預測(單位:億美元)
根據我國軍用無人機市場的占比,目前我國軍用無人機市場規模在30億人民幣以上。目前,美國作為無人機發展的領頭羊,已發展出了多種機型,其功能也實現了很大的擴展。而在作戰方式上,美軍無人機已經擺脫了傳統的作戰方式,正在向中繼通訊、情報搜集、電子對抗、空中打擊四大職能轉變。與美國、以色列為代表的國際領先水平相比,國內在無人機研制能力、技術水平方面有10年左右的差距,而在應用水平則有15- 20年的差距。
中國的無人偵察機,現在主要用于邊境巡邏,首先是中朝邊界,其次是與日本、越南存在爭議的島嶼地區,同時監視一些邊境地區。長虹-1(無偵-5)于1969年開始研制,1972年11月28日首飛,1980年定型正式裝備部隊。無偵-5型無人機曾在中越邊境戰爭中使用過。目前,“翼龍”已經裝備部隊使用,同時,“翼龍”無人機獲國家出口立項批復,逐步走出國門。“翔龍”是為了滿足軍隊未來作戰的需要,完成平時和戰時對周邊地區的情報偵察任務,為部隊準確及時地了解戰場態勢提供有力手段,資料顯示“翔龍”將在近期裝備部隊。
近幾十年來,尤其是近年來,我國處于和平發展時期,無人戰斗機研制也剛剛初見成效,尚未實行裝備部隊的目標。綜合海外媒體信息,中國準備在今后數年內再專門建設一批無人作戰飛機基地,其中兩個己經開始建設,另外11個還在計劃之中,且均分布在沿海地區,隸屬國家海洋局。未來中國軍隊會繼續在精干、聯合、多能、高效的道路上不斷前行。這就意味著更多高智能軍隊裝備的投入使用,而無人戰斗機則是替代傳統的有人戰斗機的有效途徑。因此,即使未來我國不會面臨戰爭,但全球小范圍內的武裝沖突時有發生,無人戰斗機海外需求前景較好。
1985-2015年中國軍隊裁軍情況(單位:萬人)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簡稱“中航工業”)是由中央管理的國有特大型企業,是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于2008年11月6日由原中國航空工業第一、第二集團公司重組整合而成立。集團公司設有航空裝備、運輸機、發動機、直升機、機載設備與系統、通用飛機、航空研究、飛行試驗、貿易物流、資產管理、工程規劃建設、汽車等產業板塊,下轄200余家成員單位、有20多家上市公司,員工約40萬人。
中航工業2015年經濟規模保持穩定,集團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802億元(合并口徑),同比下降1.6%,扣除融資性貿易業務,同比增長6.2%,實現利潤(收益)173億元,同比增長21.1%,實現EVA50億元,同比增加2億元,到2015年底,集團公司所有者權益為3176億元,增長14.8%。
2015-2015年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經營狀況(單位:億元)
指標2014年2015年營業收入39403802利潤140173經濟附加值(EVA)4650資產總額7846/所有者權益27533176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是根據國務院深化國防科技工業管理體制改革的戰略部署,經國務院批準,于1999年7月1日在原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所屬部分企事業單位基礎上組建的國有特大型高科技企業,是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由中央直接管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九研究院無人機系統工程研究所是專業從事無人機系統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科技企業和研發實體,九院無人機事業部下轄南京獵鷹、重慶巴山、北京航天電子等數家單位,分別擔負無人機慣導、飛控等機載設備的研制。子公司南京獵鷹則負責無人機平臺及部分的系統總裝工作。
2015年,集團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921億元、利潤總額155.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了14.7%和26.2%。
2013-2015年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經營情況(單位:億元)
根據近年來的采購情況,初步估算國內無人機市場的年銷售額近5億元,每年用于研發與采購的總金額不到10億元,僅占到當年國防經費中裝備費的約0.5%。由此衡量,當前我國無人機的應用水平僅相當于美國1990年代中前期的水平。這一較低的起點也意味著對國內無人機市場的未來發展空間可以抱有較大的期待。美軍近十年對無人機成功的運用和發展為全球各國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樣板。雖然國內尚未充分具備促成2000年后無人機在美軍跨越式發展所需的全部條件,但相信隨著我軍機械化、信息化建設的深入推進,至多3-5年之后,國內無人機領域就將進入批量采購和應用的階段,市場規?赏麑崿F年均30%以上的加速增長。
由于無人機的經濟性、安全性、易操作性,在很多民用領域對無人機都有著旺盛的需求,小型無人機可廣泛應用于防災減災、搜索營救、核輻射探測、交通監管、資源勘探、國土資源監測、邊防巡邏、森林防火、氣象探測、農作物估產、管道巡檢等領域。由于小型無人機的航空特性和大面積巡查的特點,在洪水、旱情、地震、森林大火等自然災害實時監測和評估方面特別具備優勢。目前裝備部隊的無人駕駛飛機,由于成本較高,操作復雜,培訓維護難,因而主要為軍事需求服務,缺乏針對民用需求訂制,民用領域尚未真正推廣應用。已有企業忙于軍品,民用領域基本空白,但民間應用正在逐步滲透。從民用來看,航空遙感、災情監報、礦藏勘探、數字中國建設等都需要大批量地使用無人機。未來10年內民用無人機市場的銷售額可達10億美元。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