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機器人消費10年內將達10萬億元
2016/1/21 8:53:1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上海有超過50萬名家政服務人員,可臨近過年還是出現了“保姆荒”。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前天在滬舉辦“智能時代大未來”高峰論壇,中科院院士、華東師大軟件學院院長何積豐上海有超過50萬名家政服務人員,可臨近過年還是出現了“保姆荒”。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前天在滬舉辦“智能時代大未來”高峰論壇,中科院院士、華東師大軟件學院院長何積豐說,初步統計顯示,2015年全球40%以上的工業機器人被中國買家購入,中國或將連續3年蟬聯最大機器人消費國。預計到2025年,全球機器人產值將達30萬億元,中國消費份額將占到三分之一。在3到5年時間里,服務機器人、工業機器人將替代包括家政服務人員、采礦工人等在內7500萬人的全職工作量。
當取代保姆的服務型機器人普及,會否引發失業潮?國家衛生計生委最新發布的數據表明,以64歲勞動年齡人口測算,2015年中國有10億勞動力,再過5年還有9.9億,到2030年還有9.58億,到2050年則有8.27億。對此,《紐約時報》高級科技記者、普利策獎得主約翰·馬爾科夫表示,未來10年,許多國家人口都會呈現老齡化趨勢,年輕勞力均呈現減少趨勢,社會勞動力出現大量需求,因此機器人可能并不會引發失業,反而可以解放更多勞動力。他說,目前中國每萬名工人機器人擁有量為23臺,而在日本、韓國這一數字超過300臺,中國機器人遠未如日韓普及。
如果機器人擁有的人工智能迅速發展,它們會不會全面替代人類?“人工智能還不會堆箱子呢。”上海市機器人學會理事長、上大中歐工程技術學院院長錢晉武認為,就目前機器人的發展速率,機器人無法超越人類。以服務機器人為例,眼下的產品只能從事掃地、洗碗等機械式工作。而機器人概念誕生數十年來,“猴子與香蕉”的故事時刻困擾著機器人開發者——猴子要吃樹上的香蕉,卻不允許跳躍或爬樹,那么人類可以通過堆高箱子幫助猴子摘到香蕉;但機器人的“智商”在解決這個“難題”上仍毫無進展。
不過,小i機器人創始人、中科院理學博士朱頻頻則看好人工智能。他認為,當人工智能的計算能力足夠強大,邏輯的復雜程度也到達一定級別,人工智能就會演化出新的形態,也有可能超過人類智能。(來源:中鋼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