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中國能源轉型主要的困難和阻礙分析
2015/12/29 8:33:3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近年來,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成為國際主流議題的大背景下,以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為主要內容的能源轉型已成為很多國家能源政策的重要內容。然而,雄心勃勃的發近年來,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成為國際主流議題的大背景下,以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為主要內容的能源轉型已成為很多國家能源政策的重要內容。然而,雄心勃勃的發展目標難以掩蓋能源轉型進程的艱難。在這種情況下,很有必要對多重目標約束下當前中國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實踐進行深刻反思,以利未來中國能源轉型的順利推進。
可再生能源對化石能源的替代,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過程。
當前中國能源轉型的難度與復雜性前所未有
相比世界其他主要經濟體和能源消費大國,中國能源轉型的難度和復雜性可能居于首位。大體上,中國能源轉型之難有四:
一是能源消費體量大。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費國。按照BP世界能源統計的數據計算,2014年,中國一次能源消費量為29.72億噸油當量,相當于德國的9.6倍、日本的6.5倍、英國的15.8倍。
二是能源消費總量還處于遞增階段。中國工業化和城市化均未完成,能源消費總量在一段時期內依然有繼續增長的內在動力。相比之下,德國、日本、英國和其他后工業化國家已經進入能源消費總量下降階段。
三是能源消費結構不合理。煤炭占比極高,2014年,煤炭占中國一次能源消費份額為66%,全球僅次于南非,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兩倍多;而作為“清潔能源”的天然氣占比非常低,份額僅為5.6%,屬于全球最低的國家之一,而世界平均水平為23.7%。
四是碳減排壓力大、時間緊。2014年,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為97.6億噸,居全球第一。2000年至2014年,二氧化碳排放年均增長7.6%。2014年11月《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中,中國承諾到2030年碳排放達到峰值。盡管近幾年碳排放增速下降加快,但要從目前的正增長下降到零增長,僅有十五六年的時間?傊,無論從能源的量級、能源需求的增長還是能源結構和碳減排目標看,中國的能源轉型都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其他國家所難以想象的挑戰。
影響當前中國能源轉型推進的首要障礙
上述“四難”當然會增加中國能源轉型的難度,但這并不是影響中國能源轉型正確推進的主要障礙。當前,中國能源轉型的首要障礙在于,產業界、理論界和實際操作部門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對能源轉型簡單化、程式化理解的傾向。在這一思維和觀念影響下,影響中國向可再生能源轉型的障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