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船舶報廢將呈“年輕化”趨勢
2015/12/24 8:35:2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船舶報廢成了維持供給平衡的唯一有效手段,閑置和減速航行只能在短期適用,并不能成為一個可持續的解決辦法。據BIMCO觀察,近幾年全球船舶報廢速度加快,國際干散貨船舶報廢成了維持供給平衡的唯一有效手段,閑置和減速航行只能在短期適用,并不能成為一個可持續的解決辦法。
據BIMCO觀察,近幾年全球船舶報廢速度加快,國際干散貨船報廢船齡在18年及以上,中國報廢船舶船齡明顯更加年輕。
中國在2013年推出了為期兩年的拆船補貼計劃,該計劃將在2015年后繼續實施兩年。在此作用下,2013至2015年,于1998年至1999年間建造的28艘船中的19艘已經被拆解。
BIMCO表示,這一計劃變相刺激了新造船市場,但無論如何,船舶報廢提速有利于航運市場恢復供給平衡。
1995至1997年期間建造的船舶總運力達5150萬載重噸,過去三年,已報廢運力為1180萬載重噸,占總量的23%,減量明顯。80年代建造的船舶報廢程度更高。
據BIMCO數據,在2012年還服役的建于1980左右的船舶,目前已有2/3報廢。由于貨運市場不見好轉,更多80年代船只將在未來兩年內報廢。
從這幾年船舶報廢加速年輕化,我們能夠看到對市場發展的預期。在2013年,船舶平均報廢年齡為28.2年,2014年為27.3年,而2015年為25.3年。
盡管如此,將船舶報廢處理并非船東的原本意愿。這幾年航運市場供給嚴重過量,船舶報廢似乎成了維持供給平衡的唯一有效手段。閑置和減速航行只能在短期適用,并不能成為一個可持續的解決辦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