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界、虎嗅、第一財經......細數馬云締造媒體帝國
2015/12/15 8:34:5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12月11日晚,阿里對外正式確認了收購《南華早報》的消息,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主席蔡崇信發表了致讀者的公開信,回應了讀者最關切的百年報業的“公信力”問題,并稱12月11日晚,阿里對外正式確認了收購《南華早報》的消息,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主席蔡崇信發表了致讀者的公開信,回應了讀者最關切的百年報業的“公信力”問題,并稱《南華早報》將進入免費內容時代。
在上個月,國內最大的C2C視頻內容網站優酷土豆被阿里收購;這個月又整編了《南華早報》。據悉,阿里巴巴集團近年來通過直接、間接、關聯公司、個人入股等各類方式,已入股25家左右媒體。馬云締造的媒體帝國,依稀有傳媒大亨默多克的影子。
從阿里對媒體的布局來看,兼顧各種傳播媒介,如新媒體、科技評論網站、視頻網站、雜志,單缺報紙了?盡管傳統報業普遍面臨經營不善的困境,但民營資本很難獲得準入資格。自新中國以來堅持“黨管報紙”,特別是汲取了前蘇聯開放“報禁”亡國的前車之鑒,報紙作為輿論策源地、黨政機關的喉舌,入股國內報紙媒體幾乎不可能。而以香港為發行中心的《南華早報》則無此顧慮,它本身就是郭鶴年家族控股的上市公司。
所謂整合別人說明了你的實力,被人家整合說明你還有價值。成立于1903年的《南華早報》,是僅存的最古老的現代新聞報之一,最大的特點是堅持以英語報道中國,在香港、東南亞及英語世界有廣泛影響力,是國外了解中國的重要“入口”之一。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浪潮的沖擊下,即使像《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衛報》等世界老牌報紙都轉型,把內容線上化了,《南華早報》此番被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接盤”,算是個不錯的歸宿了。筆者認為阿里大力布局傳媒領域的原因主要有三個:
(一)強化媒體屬性,叫板騰訊、百度的優勢,確保BAT霸主地位。
騰訊的優勢連接人、百度的優勢是連接信息,而阿里的優勢是連接商品。在PC時代,騰訊網在全國各大區域布局,如大楚網、大浙網、大燕網等均稱為了當地城市的新聞門戶;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微信公眾號迅速成為輿論傳播的中心場,公眾號數量已超1000萬個,日均1.5萬的數量遞增。而百度搜索媒體優勢也非常明顯,百度新聞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新聞平臺,百度百家也迅速成為最大的自媒體平臺。相比之下,阿里對于信息源的掌控力上就弱了很多,只能通過收購江河日下的傳統媒體如雜志、報紙等,扶持移動互聯網之下迅速發展的資訊平臺如今日頭條等,以獲得在信息爭奪戰處于優勢。
(二)以媒體為“流量”入口,“以無為勝有為”打贏公關戰。
在PC時代,是流量為王;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越來越體現了“資本控制世界”的游戲規則。按照馬云設想,“雙11”是要辦100年,而每年的雙11都必須耗費天價的營銷推廣費用,才能支撐起阿里在各大門戶、論壇、評論網站、電視、廣播、戶外、電影全面進行廣告轟炸,微博、優酷、芒果TV等媒體在今年的雙11的引流上表現不俗。
“品牌公關”是與媒體關系最密切的部門,阿里公關部門對口徑的把握、抖包袱式爆料、與競品打口水仗、刪帖等方面能力卓絕,被PR界奉為楷模。按照馬云的說法,在阿里上市之后,要“從有到無”。布局媒體帝國,是阿里的“品牌公關”戰略的“上兵伐謀”之舉,所謂“樹大招風”,很多上市企業都因為輿情而導致股市波動,媒體往往牽動資本市場的神經。從預防角度上講,媒體可通過“把關機制”過濾負面信息,不用到危機公關階段再火速救急,就把問題消滅在萌芽階段,化于無形。正面意義則更明顯,保駕市值平穩上升。
(三)“全球化”戰略牽頭,加速對海外傳媒的布局
今年10月8日,馬云在上市一周年的致股東公開信中說阿里“未來十年的愿景將圍繞著全球化,農村經濟和大數據發展進行”,其中,“全球化”是三大戰略之首。今年的雙11是第七年,國內已經在這個時間節點形成了消費的心理預期,今年首次成為“全球狂歡節”了,但在世界范圍內,有著50多年悠久歷史的“黑色星期五”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全球狂歡節”,因此在進軍全球化道路上,還要做大量市場教育工作,對于海外媒體的布局自然是充當其沖的。
在紐交所上市的阿里巴巴成為史上最大IPO,但在過去一年總要向海外投資人解釋與亞馬遜之間競爭關系。亞馬遜是全美最大的電商公司,市值目前大約3156億美元,收購了《華盛頓郵報》主要目的是為kindle提供內容源;而阿里市值目前為大約1530億美元,想要對標亞馬遜,讓各國消費者在天貓上實現全球購,對于海外傳媒的整合也就成了重要一環。
筆者認為,對于愛打媒體主意的阿里來說,收購《南華早報》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隨著全球化的腳步的加快,對于海外的電臺、電視以及新聞網站的收編將會接踵而至····(李星/文)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