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大電力體制改革配套文件公布 電力市場化改革再下一城
2015/12/3 8:33:3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電力體制改革的最終目的是實現資源的高效配置,安全、清潔、可靠地滿足全社會用電需求。改革的最終受益者應當是全社會,讓全社會共享電改紅利。新一輪電改正是基于這一邏電力體制改革的最終目的是實現資源的高效配置,安全、清潔、可靠地滿足全社會用電需求。改革的最終受益者應當是全社會,讓全社會共享電改紅利。新一輪電改正是基于這一邏輯,從宏觀和微觀上優化中國電力工業體系,以更好地服務于國民經濟發展,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
市場化改革再下一城,電力體制改革進一步向縱深邁進。
11月30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正式公布六大電力體制改革配套文件,從輸配電價、交易機構、發用電計劃、售電側等重點領域進行了部署,標志著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據國家發改委介紹,截至目前,已相繼批復云南省、貴州省開展電力體制改革綜合試點;深圳市、內蒙古西部、安徽省、湖北省、寧夏自治區、云南省、貴州省也開展輸配電價改革試點;另外還有一批省份即將開展售電側改革試點。可以看出,以電力體制改革綜合試點為主、多模式探索的改革試點格局已經初步建立。
早在今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明確了“三放開、一獨立、三強化”的改革“路線圖”,電力體制改革大幕正式拉開。
而此次發布的配套文件正是推進電力體制改革落地生效的具體措施。其中,《關于推進售電側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向社會資本開放售電業務,多途徑培育售電側市場競爭主體,有利于更多的用戶擁有選擇權,提升售電服務質量和用戶用能水平。在本輪電改所涉及的諸多事項中,售電側放開最為各方關注,也被市場視作本輪電改的最大紅利。
根據配套文件,售電側改革后,參與競爭的售電主體可分為三類:一是電網企業的售電公司;二是社會資本投資增量配電網,擁有配電網運營權的售電公司;三是獨立的售電公司,不擁有配電網運營權,不承擔保低供電服務。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