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十一狂歡過后:電商雙寡頭格局初現 后遺癥惹來諸多爭議
2015/11/14 8:34:0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2015年“雙11”已經落幕,電商全網平臺成交額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其中阿里天貓一家成交額就超900億元,再加上京東、蘇寧、國美、當當、亞馬遜中國等電商企業2015年“雙11”已經落幕,電商全網平臺成交額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其中阿里天貓一家成交額就超900億元,再加上京東、蘇寧、國美、當當、亞馬遜中國等電商企業,再次掀起了一場全民購物潮。
經歷7年時間發展,“雙11”已經從簡單的商品打折促銷戰進入了電商生態系統的比拼,牽涉銷售、營銷、支付、物流多個環節。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市場雙寡頭化趨勢非常明顯,幾乎成了阿里蘇寧和京東騰訊兩大集群之間的競爭。
與此同時,“雙11”之后產生的后遺癥仍惹來諸多爭議,包括虛假降價、刷單造假、商家賠本賺吆喝、物流緊張等問題仍然有待解決。
焦點1
電商巨頭比拼生態鏈
意料之中,今年“雙11”24小時內再次刷新網購紀錄:天貓“雙11”購物狂歡節成交額為912.17億元,無線端占比68%;蘇寧線上線下全網訂單量同比增長358%,線下銷售同比增長153%;京東下單量超過3200萬單,同比增長130%。聚美優品今年“雙11”成交額同比增長112%;國美在線全站交易額同比勁增406%;唯品會交易額是去年的3倍……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15年“雙11”全網平臺總銷售額首度超過千億元人民幣。
這些狂飆的數字背后,其實是各家電商生態鏈的一次全方位練兵。
阿里今年“雙11”打出的口號是“全球化、全渠道、全娛樂營銷”,天貓、淘寶、天貓國際、菜鳥物流、螞蟻金服、優酷、微博……阿里生態鏈旗下的產品幾乎悉數登場。與湖南衛視首次合作的“雙11”晚會,是阿里整合旗下娛樂和電商的一次試水。
與阿里互換股份的蘇寧,今年線上線下O2O雙主場優勢凸顯。與阿里打通后,菜鳥物流與蘇寧自營物流對接,依托全國近1600家門店線下銷售逆勢大增153%。蘇寧董事長張近東認為,此次“雙11”是一次真正的O2O模式亮劍,也是互聯網零售核心能力的一次全面彰顯。
京東與騰訊聯手推出“京騰計劃”,微信為京東導流,微信購物和手Q購物在移動端的占比達52%。同時,京東也辦起了“雙11”晚會,在中央電視臺3套和騰訊視頻等視頻網站同步播出。
此外,電商平臺的互聯網金融業務也首次加入了對戰的陣營,開辟了支付第二戰場。11日全天,螞蟻金服交易總筆數6048萬筆,占支付寶整體交易筆數8.5%。京東白條用戶同比增長800%,白條交易占京東商城交易額比例同比增長500%,其中白條移動端交易占比超過70%。
可以看到,“雙11”經歷7年時間發展,已經從簡單的商品打折促銷混戰轉變為電商生態系統的比拼。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莫岱青認為,所謂的電商節日已經演變為全產業鏈的較量。巨頭之間的合作、并購、整合會日益增多,未來的比拼會集中在全產業鏈的綜合能力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