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加快稀土行業整合 稅收手段助力掌握定價權
2015/11/4 8:33:1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在鐵礦石的定價上獲取主動權之后,國內稀土企業也試圖在交易中掌握更多定價話語權。日前,受稀土產品價格長期處于低位運行影響,國內六大稀土集團先后發布公告,宣布實施在鐵礦石的定價上獲取主動權之后,國內稀土企業也試圖在交易中掌握更多定價話語權。日前,受稀土產品價格長期處于低位運行影響,國內六大稀土集團先后發布公告,宣布實施限產保價措施,減產5%-12%不等,這一動作被視為中國增強稀土定價權的重要舉措。業內認為,中國目前加快稀土行業整合,逐漸形成了六大稀土集團的主導格局,通過控制產量、征收資源稅、打擊黑稀土等措施正在爭奪稀土定價權。
稀土大集團宣布限產
10月12日,國內稀土龍頭企業北方稀土率先發布限產保價公告,稱鑒于當前稀土市場持續低迷、產品價格長期低位徘徊的狀況,該公司決定實施限產保價,全年冶煉分離產品生產量較工信部下達給該公司的2015年稀土總量控制計劃指標量減少10%左右。
緊隨其后,國內另一家稀土企業廈門鎢業也宣布跟進限產保價,同樣決定將全年冶煉分離產品生產量較工信部指標量減少10%。在兩家企業之后,南方稀土、廣晟有色、五礦稀土也陸續發布公告,均擬實施限產保價措施。此外,中國稀有稀土也宣布加入限產保價行列,計劃減產5%-10%。至此,中國六大稀土集團已全部加入限產保價陣營。
而在六大稀土集團聯手限產保價的推動下,近期稀土市場價格大幅上揚。10月至今,氧化鐠釹上漲14.5%;氧化鏑上漲13.2%;氧化鋱上漲11%。相關廠家對后市抱樂觀心態。
中投顧問冶金行業研究員苑志斌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六大稀土集團抱團限產保價,有利于扭轉中國稀土出口量增價低的局面,進而增強中國企業對于稀土的定價權。
稀土大國缺失定價權
中國是世界稀土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已探明的稀土資源量約6588萬噸。中國稀土產業在世界上擁有多個第一:資源儲量第一、產量第一、銷售量第一。
然而作為稀土大國,中國稀土產品價格卻長期以來受國外商家控制。從1990年到2005年,中國稀土的出口量增長了近10倍,可是平均價格卻被壓低到當初價格的64%。卓創稀土分析師張偉指出,以往中國缺失稀土定價權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產能過剩,基本每個省份都有自己的稀土公司,生產也各自為政,出口時有惡意競爭,壓低價格。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