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電商接軌“互聯網+”時代的痛點及轉型路徑
2015/9/30 8:33:2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電商起步發展已近10年,成功改造了無數行業的商業形態,是推動產業升級的強勁主力。而進入互聯網+時代,技術的進步、終端的多樣化、消費者行為習慣的改變等,都讓電商電商起步發展已近10年,成功改造了無數行業的商業形態,是推動產業升級的強勁主力。而進入互聯網+時代,技術的進步、終端的多樣化、消費者行為習慣的改變等,都讓電商的商業模式面臨巨大轉變,也對電商經營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么,在接軌互聯網+的進程中,電商行業都面臨哪些痛點?業內是否已有探索成功的轉型路徑?9月14日下午,艾瑞咨詢在廣州舉辦“‘互聯網+’時代的機會與挑戰——電商的痛與樂”座談會,眾多電商專家及資深從業者齊聚一堂,探討電商發展面臨的痛點及轉型路徑。
痛點一:曝光有量,引流乏力,粉絲在哪里?
根據會上眾多電商商家的分享,拉新成本太高是當前電商行業的最大痛點。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精準定位目標用戶難度極高,二是優質有效的推廣引流渠道越來越貴。
和傳統的商務相比,電商能夠采集和分析數據,這對于準確地尋找到產品的目標消費人群,是很有幫助的。然而,平臺支持力度小、數據完整性不足、分析人員缺乏等,都讓電商商家們無法實現目標用戶的精準定位。而真正的互聯網+電商,應該要能實現精準定位用戶需求,提高目標客戶的“中彈率”。
同時,縱觀整個電商生態鏈,上游推廣需求與下游資源供應嚴重錯位,有效的推廣引流渠道嚴重缺失。電商平臺內部的流量僧多粥少,開直通車丶買鉆展丶占坑位,這些流量的位置成本日益升高,早已是一眾電商商家的心頭痛;而即便是在自有渠道經營的商家,如何有效地從站外的社會化電商、各類媒體、APP端引流,也是大難題。
在艾瑞特聘講師郭海浩看來,要突破這個瓶頸,找準流量紅利比努力更重要。“PC端的流量紅利期造就了第一批電商品牌,但這個紅利期已經過去。現在是社交流量紅利期,鎖定一個社交渠道,充分利用它的社交紅利,能夠極大降低拉新成本。”他認為,當前騰訊的QQ公眾號上馬不久,正值社交紅利期的絕佳窗口,如果能夠提前去了解、布局,圍繞這個生態去找用戶、做引流,將會取得事半功倍的運營效果。
痛點二:社交有道,互動乏術,轉化難提高
正是由于拉新成本居高不下,轉化率難以提高,越來越多商家轉向社會化電商謀求突破。但轉型中也面臨缺乏社交營銷技巧、粉絲無效互動等,極大影響了交易轉化率。
以電商為主體屬性的社會化電商平臺,多是垂直類平臺、純導購平臺。這類平臺進駐門檻高,而且多為完全的陌生人社交圈,天然存在信任度不足的問題;同時,也缺乏多樣化的社交場景和關系鏈去促進購買。需要有更強的社交營銷技巧,和粉絲群體建立基本的信任度,并最終轉換為消費的欲求。
對此,郭海浩指出,“移動端去中心化、多頻、多場景,很多平臺越來越像媒體,電商營銷要用移動端的思路、媒體的思路,去跟粉絲互動。”
而在以社交為導購指引的社會化電商平臺,雖然有更強的關系紐帶,但由于平臺的高壓管制與封閉體系,商業價值被弱化。在強關系導向的社交電商體系里,帶有導購意識的營銷活動很容易被忽略,這就造成了“無效互動”的普遍存在。簡單粗暴的刷屏只會產生厭惡、瓦解原有的信任關系,而大資金大創意的投入往往只能收獲大話題,轉化率卻低得可憐,電商品牌始終找不到體系里的正確定位。
并非所有平臺都適合做關系電商。“關系電商的下一波潮流,可以嘗試去尋找布局弱關系、半熟人社交平臺。”郭海浩認為,這類型的平臺不多,QQ或許是其中最具用戶和轉化基礎的平臺——手機QQ月活躍用戶超8億,其QQ群、興趣部落、QQ空間、附近的人、好友的店等多元化的社交場景和關系鏈,都構成高轉化率的價值體系。
痛點三:數據有存,維護乏味,回流復購低
客戶關系維護對電商而言是命門,尤其是在流量有限的情況下,重復購買對客單價起到決定性的作用。然而數據運用的缺教、數據開放的局限,讓電商品牌難以準確描繪用戶畫像,從而造成CRM管理機制與用戶偏好嚴重背離。
眾多電商負責人在會上都表示,“我們現在的用戶到底哪些才是真正需要去滲透、去挖掘的?我們要通過什么方法或渠道去挖掘、分析這些數據?這些都不知道!”由于缺乏平臺支持,很多電商商家對自身的數據并沒有一個標準化運營、收集、分析的過程,對數據的管理和獲取不夠;而專門數據分析人員和工具的缺乏,則直接導致面對已獲得的大數據束手無策,數據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對平臺方而言,最大的問題則是對大數據應用的定位偏差,數據開放局限。很多電商平臺的機制更多偏向購買引導,這就造成大數據的應用更多體現在相關性的新用戶引流,而鮮有進化成關系維護的工具。大數據應用的“偏科”,導致電商品牌缺乏針對已購買客戶進行有效的運營活動,回流復購率遲遲得不到有效提升。
要實現以數據為支撐的有效關系維護,不僅需要電商品牌強化自身運營能力,更需要有平臺為他們提供可運用的價值數據,以及一整套完善的數字化CRM管理指導。而目前國內的互聯網巨頭,如騰訊QQ等憑借多年的深耕,利用平臺天然優勢,積累了龐大的用戶數據和數據分析技術,將為電商帶來巨大價值。
2015年,電商進入新常態發展階段,向移動化、社群化、O2O的轉型正在深入。如何擁抱互聯網+帶來的機遇,實現粉絲增長、交易轉化提升、回流復購率等痛點的突破,是電商現階段發展的題中要義。
一些移動互聯電商,已經開始與QQ公眾號合作,希望借力手機QQ龐大的數據支撐,以興趣社交與弱關系鏈為導向,尋求社群電商的戰略性轉型。于電商行業而言,這未嘗不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