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鋼鐵工業的發展歷程回顧與問題思考
2015/8/28 8:33:4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2015年7月10日,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集團)和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聯合攝制的大型高清紀錄片《大國鋼鐵》攝制組,對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原局長
編者按
2015年7月10日,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集團)和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聯合攝制的大型高清紀錄片《大國鋼鐵》攝制組,對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進行了專訪,張國寶還受聘擔任了《大國鋼鐵》紀錄片的顧問。
張國寶曾分管工業,參與了很多重大鋼鐵項目的決策、審批、驗收工作,在推進鋼鐵重大裝備國產化方面傾注了很多心血。許多鋼鐵重大項目的建設都發生在這一時期,同時,他是許多鋼鐵重大項目建設的見證人,與鋼鐵行業結下深厚情緣。
作為親歷人,張國寶講述了其經辦的寶鋼二、三期建設、首鋼搬遷、鞍鋼西區和鲅魚圈鋼鐵項目、馬鋼新區、邯鋼新區、太鋼不銹、酒鋼不銹、包鋼、攀鋼、東北特鋼,以及寶鋼重組廣東鋼鐵工業,決策寶鋼湛江項目、武鋼防城港項目等重大項目,以及推進裝備國產化背后鮮為人知的故事,并對我國鋼鐵工業結構調整、創新驅動、化解產能過剩、“走出去”等重大問題提出了深入見解和思考。
本文根據對張國寶的專訪整理而成,本期《中國冶金報》特刊登此文,希望沿著我國鋼鐵工業的崛起軌跡,展望未來的發展空間和內涵。
回顧我國鋼鐵工業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發展,僅從粗鋼產量指標就可以看出其發展速度之快:1996年粗鋼年產量突破1億噸,2003年突破2億噸,以后大約每兩年增加1億噸,2014年粗鋼產量達到8.23億噸。而在鋼鐵工業發展歷史上,只有美國、前蘇聯、日本鋼產量曾達到年產1億噸以上,但也沒有達到2億噸。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國鋼鐵工業目前也面臨產能嚴重過剩等一系列重大挑戰。我曾經參與多個鋼鐵相關項目的決策、審批工作,對我國鋼鐵工業有很深的感情。我認為,回顧我國鋼鐵工業發展歷程,有很多重大問題值得去認真思考。
大國崛起,鋼鐵工業功不可沒
雖然,近年來,互聯網等新興產業和虛擬經濟發展迅速,成為朝陽產業,而鋼鐵等傳統產業似乎成了夕陽產業。但鋼鐵就像糧食一樣,并不因為新興產業發展變得可有可無,相反,鋼鐵和糧食雖不是新興產業,卻是常青產業,任何時候都離不了,鋼鐵仍然是國民經濟發展中最重要的基礎原材料。我國鋼鐵工業為支撐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新中國成立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業持續快速發展,建成了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產業體系。毋庸置疑,我國已經成為制造業大國,這有力推動了我國工業化和現代化的進程,顯著增強了綜合國力,支撐了世界大國的地位。必須看到,我國成為制造業大國,鋼鐵工業功不可沒,鋼鐵工業對國防工業、石油工業、造船工業、建筑業、裝備制造業等都起到了很大的支撐與推動作用。
如果沒有鋼鐵工業的支撐,我國造船工業不可能在全球占到那么大的比重。
2003年,我給中央領導寫報告,建議把中國建成世界第一造船大國。2010年,我國船舶完工量達到6560萬載重噸,占世界造船市場完工量的43.6%,全球第一。而1975年,我國造船工業和韓國在全球的比重僅各占1%,日本占50%,歐洲占43%。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