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油價“斷崖式”下跌 中國經濟有哪些影響?
2015/8/13 8:34:1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今年以來,全球經濟疲軟的局勢并未出現明顯好轉,由此引發的能源需求不足。同時,歐佩克再重申不會減產、連續調整石油出口售價,非歐佩克國家也無縮減產量跡象,供應過剩今年以來,全球經濟疲軟的局勢并未出現明顯好轉,由此引發的能源需求不足。同時,歐佩克再重申不會減產、連續調整石油出口售價,非歐佩克國家也無縮減產量跡象,供應過剩持續壓制市場,國際原油價格再次走熊,開啟探底之旅。
專家表示,國際油價的暴漲或暴跌都是一把“雙刃劍”,低油價下,我國可以加快原油進口,增加我國石油戰略儲備;但也會對我國產業結構調整起到一定的阻礙。
國際油價“斷崖式”下跌
自去年6月中旬開始,紐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曾漲至每桶106.43美元,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曾漲至每桶115.06美元,但隨后開啟了半年多的暴跌旅程。
今年1月紐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最低曾跌穿每桶45美元大關,隨后今年4月國際原油價格反彈,5月和6月徘徊在每桶60美元左右,7月和8月,國際油價反彈戛然而止,重啟探底之旅。
截至今年8月11日當日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9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收于每桶43.08美元,9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收于每桶49.18美元。
短短一年多的時間,紐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與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大跌均超55%。
業內人士認為,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原油供求失衡、地緣政治沖突以及美元走強等因素是國際油價斷崖式下跌的主要原因。高盛甚至直言,4月的油價上漲破壞了原油市場的再均衡過程,并為接下來油價繼續下跌埋下了伏筆。
低油價影響我國經濟幾何
國際油價的暴漲或暴跌都是一把“雙刃劍”,對我國經濟有利亦有弊。目前,我國石油年消費量超過5億噸,2014年,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已接近60%,未來還將呈現不斷上升態勢。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