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油供需矛盾難以緩解成品油指數再探低位
2015/8/7 8:33:1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圖:生意社成品油指數日線圖圖:生意社成品油指數周線圖大宗商品數據商生意社數據中心監測:8月5日成品油指數為620點,較2012年03月27日最高點1089點下圖:生意社成品油指數日線圖
圖:生意社成品油指數周線圖
大宗商品數據商生意社數據中心監測:8月5日成品油指數為620點,較2012年03月27日最高點1089點下降了43.07%,較昨日下降了1點,創下周期內的歷史新低。
成品油價格指數在5月份達到年內最高點之后呈現持續走跌態勢。從周線上看,成品油指數已經連續十二周下跌,并與8月5日創下周期內歷史新低。近期美國和OPCE成員國石油產量明穩暗增,使得石油供求關系進一步惡化。
分析師盧興俊認為,8月22日成品油新一輪的計價周期開啟后,國際原油市場多方利空因素齊發,共同打壓國際原油市場價格。希臘債務危機惡化、伊朗核問題得到解決,伊朗石油出口解禁,以及美國原油產量已達到960萬桶/日的歷史高位,同時歐佩克成員國產量明穩暗增,沙特、伊拉克和阿聯酋均創歷史最高紀錄,供求矛盾加劇。國際原油價格迫近低位。大宗商品數據商生意社監測;截止8月5日,WTI原油價格是45.15美元/桶,較11年以來WTI原油最低價格42.81美元/桶僅差2.34美元/桶。
同時國內成品油市場需求低迷。汽油方面;隨著國內氣溫升高,本應該到來的汽油需求旺季的效應并沒有得到體現,下游庫存消化緩慢,加油站采購積極性不高,汽油社會供給壓力增大。主營柴油方面;進入“三伏天”,國內天氣開啟高溫多雨模式,工礦基建等戶外用油單位開工率維持低位,整體社會經濟低迷導致的下游開工低迷以及沿海休漁期的因素的影響,國內柴油需求難有提升。
分析師盧興俊認為,國際原油市場供大于求的格局是持續打壓國際原油價格的最主要因素,且現有格局短時期被難以打破,國際原油價格下行風險較大。受到原油供求矛盾惡化及國內成品油市需求低迷的影響,生意社成品油指數或連創新低。
作者:盧興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