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鋼鐵企業虧損嚴重 產能過剩頑疾仍難解
2015/7/16 8:32:5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行業面臨市場供大于求、效益持續低下、環保壓力進一步加大等困難,形勢更為嚴峻,整體狀況沒有明顯好轉。”7月初,在工信部所組織的鋼鐵行業座談會上,工信部副部長毛“行業面臨市場供大于求、效益持續低下、環保壓力進一步加大等困難,形勢更為嚴峻,整體狀況沒有明顯好轉。”7月初,在工信部所組織的鋼鐵行業座談會上,工信部副部長毛偉明如此說。
淘汰落后產能、解決產能過剩、提高行業整體效益……中國的鋼鐵產業這兩年一直在努力實現轉型,但是從今年1月到5月各家鋼鐵企業的經營數據來看,這一轉型遠比想象中困難得多。
鋼鐵企業虧損更嚴重
整個行業的產能過剩情況依然突出,企業虧損面也越來越大。
今年上半年,國內鋼材(1992,-26.00,-1.29%)價格連創新低。鋼材綜合價格指數從2014年底的83.09跌到今年6月底的66.69,跌幅達19.7%,已經超過去年一年的跌幅。受鋼價下跌影響,納入中國鋼鐵協會統計的全國101家大中型重點鋼企前5個月總營收1.3萬億元,同比下降16.9%,而且僅實現利潤總額5.28億元。
與此同時,這101家重點鋼企的主營業務虧損164.81億元,增加虧損103.61億元。其中,虧損企業達到40家,占統計會員企業戶數的39.6%,虧損企業產量占會員企業鋼產量的35.99%;虧損企業虧損額149.59億元,同比增長40.45%。
面對如此虧損局面,一些鋼鐵企業的負責人感到非常無奈,認為目前鋼材的價格甚至還趕不上白菜的價格。
在業內人士看來,價格的下跌,一個重要因素是需求的疲軟。自去年開始,隨著國內房地產市場進入低迷期,整個鋼鐵市場也隨之進入“寒冬”。河北邯鄲一位鋼鐵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房地產景氣的年份,鋼鐵產品往往供不應求,房地產的用鋼量一度達到國內產能的60%多。而今,房地產雖有回暖的跡象,但對于鋼鐵行業的幫助作用不大。
國內市場不景氣,也導致一些鋼鐵企業努力向外開拓,走向國際市場。但由于我國出口鋼材多以粗鋼等低端產品為主,僅僅依靠價格優勢,獲得微薄利潤,很容易導致一個后果:沖擊當地的鋼鐵市場,引起國際貿易摩擦。
從去年初開始,中國鋼材出口的增加,已經引起了外國競爭對手的抱怨。
據統計,今年前5個月,全國凈出口鋼材折合粗鋼3961萬噸,同比大增36.68%;但出口增長直接導致針對中國鋼材產品的貿易摩擦不斷增多。僅今年上半年,針對中國鋼鐵產品的貿易救濟調查就多達8起。
在這一過程中,中國的鋼鐵企業所獲得的利潤并不高。中國鋼鐵價格低廉,其價格比韓國低40~50美元/噸,比日本低約100美元/噸。這種低價的策略也導致長期以來國內鋼鐵行業盈利水平低下。
產能過剩頑疾仍難解
在一位鋼鐵行業人士看來,造成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是我國鋼鐵產能嚴重過剩,尤其是粗鋼產能;另外我國鋼鐵行業產品結構不合理也是造成企業虧損的重要因素:低端粗鋼產能嚴重過剩,而特種鋼、高端鋼材則需要大量進口。據了解,目前國內的高鐵和汽車行業用鋼仍然主要靠進口,高附加鋼鐵產品缺乏。
我國鋼鐵工業的快速發展始于2002年。在此后的10年間,我國的鋼鐵產能從2億噸增加到8億噸,據不完全統計,2013年已經達到了10億噸。但各地仍有在建項目,造成了產能的嚴重過剩,同時也導致了利潤持續下滑。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