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全球海洋油氣工程裝備現狀分析
2015/6/16 8:33:0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2013年中國首次超過新加坡成為世界第二大海工裝備制造國m根據國內一項研究,按訂單價值和市場份額計算,中國首次成為世界第二大海工裝備制造國。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2013年中國首次超過新加坡成為世界第二大海工裝備制造國m根據國內一項研究,按訂單價值和市場份額計算,中國首次成為世界第二大海工裝備制造國。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下屬海工裝備產業發展研究中心最近一項研究發現,2013年前三季度,中國登記的海洋裝備制造訂單價值96億美元,創歷史最高紀錄。前三季度,全球海洋裝備制造訂單總市場價值408億美元,中國占24%,較上年同期增長6%,新加坡的市場份額是16%,價值67億新元。領先的國家是韓國,占總市場價值的49%,為201億美元。然而,事實上,上述數據并不意味著中國目前已達到海洋裝備制造強國的水平。就項目管理,盈利能力和施工效率而言,中國仍遠遠落后于韓國和新加坡。盡管如此,中國2013年前三季度的訂單量已經遠遠超過了2012年全年的41億美元。
中國2013年的訂單以自升式鉆井平臺為主,共30座,占世界總量的57%。其他訂單包括三座半潛式鉆井平臺、兩艘浮式生產儲油卸油輪(FPSO)以及其他支持裝備,如生活駁船。僅中國自升式鉆井平臺專業制造商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一家2013年就獲得了建造24部海洋鉆井平臺的合同,包括22座自升式鉆井平臺和2座半潛式鉆井平臺。
煙臺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近年來建造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
據介紹,中集來福士自2010年10月起,已先后向中海油服歐洲鉆井公司交付了3座半潛式鉆井平臺,這些平臺在挪威北海油氣田業績優秀。尤其是2013年9月承建的“興旺”號運動性能和冬季作業能力有較大提高,達到冰級、環保和低溫作業水平,更適合挪威北海區域的惡劣海況。對于如此龐大復雜,需要眾多的國際、國內企業協作配套的高端海工裝備,中集來福士完全掌握了主動權和控制力,是中集來福士代表中國海工企業成熟的標志,在中國海工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里程碑意義。
近年來,亞洲國家海洋工程裝備制造產業日漸成熟,在亞洲,韓國和新加坡是主要的海洋工程裝備制造國。其中韓國壟斷了鉆井平臺市場。2009年,三星重工、大宇造船、現代重工和STX造船手持鉆井船33艘,市場占有率達到90%多。韓國和新加坡則占據了FPSO新建和改裝市場,市場占有率分別高達60%多和80%左右。新加坡的吉寶和勝科海事在改裝FPSO市場占據絕對優勢。同時,新加坡在自升式鉆井平臺市場占有率也較高,累積制造量占世界總量比重超過30%。
挑戰:人才、技術、風控、國際整合
“十一五”期間,中國海油斥資150億元(981除外),打造深水船隊初具規模。
“十二五”將繼續建造3臺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750-1500米水深)、5萬噸半潛式自航工程船、半潛式起重鋪管船、多功能定位船、飽和潛水支持船等深水裝備。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