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業4.0?傳統制造業已走到必須轉型的關口
2015/6/12 8:33:1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在全球產業中,制造業門類最齊全、規模最大,但是還大而不強。與德國工業4.0相比,中國很多制造企業還處于2.0、3.0階段,很多企業還處于價值鏈的中端和低端,“在全球產業中,制造業門類最齊全、規模最大,但是還大而不強。與德國工業4.0相比,中國很多制造企業還處于2.0、3.0階段,很多企業還處于價值鏈的中端和低端,面臨產能過剩、資源環境約束等等問題。而中國的互聯網技術發展非常快,互聯網公司大量興起、蓬勃發展,這給互聯網+制造業帶來了廣闊的想象空間。”工信部規劃司副司長韋俊近日在云計算大會上說。
“互聯網+”概念有多火?可以這么理解,只要家電大佬發布一款互聯網新品就可以推動股價漲停,比如此前長虹推出的互聯網空調、互聯網電視就是如此;前不久,TCL推出的互聯網家電影院新品也在發布會當天帶動其股價上漲10%。事實上,各行各業,只要跟互聯網+這個概念沾了一點邊,股價就呼呼地好像坐上了過山車。
用互聯網思維變革制造業已成為制作巨頭心中之夢。制造業與互聯網結合是趨勢,但許多人認為制造企業缺乏互聯網基因。“互聯網+制造業”如何開花結果?
工業4.0?傳統制造業已走到必須轉型的關口
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中國作為制造大國,傳統制造業已走到了必須轉型升級的關口。截至今年3月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經連續6個月利潤負增長。創新驅動如何才能改造提升這一塊總資產高達90萬億元的工業經濟,事關中國經濟的長遠發展。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日前國務院印發了《中國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進實施制造強國戰略——既努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又加速培育發展新興產業,雙輪驅動。
在一場制造業升級的國家戰略下,美國提出重返制造業,德國提出工業4.0戰略。在“互聯網+”不斷發酵的趨勢下,德國與中國展開合作,德國借助中國廣大的互聯網消費市場實現工業4.0,中國借助德國打開德國和歐洲市場,重點都是要把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深度融合,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讓制造業實現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這為雙方的制造業轉型和升級提供了機會,對于家電制造業來說,更是一次翻身的機會。
工業4.0是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強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轉變,建立一個高度靈活的個性化和數字化的產品與服務生產模式,傳統的行業將消失,產生各種新的活動領域和合作形式。工業4.0,即用互聯網來承擔制造業的任務,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個機會,利用互聯網技術和服務建立完整體系的制造業。在中國,用“互聯網+”實現制造業的轉型和升級,成為制造業的“救世主”。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