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P2P行業亂象分析:P2P問題平臺年增282%
2015/6/10 8:35:0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緊貼官方機構增加信用背書,騙取投資者信任;利用壞賬率標準不統一玩把戲,愚弄公眾;平臺運營資金不透明,跑路現象頻發……亂象叢生,依然是普通受眾對P2P行業生態特緊貼官方機構增加信用背書,騙取投資者信任;利用壞賬率標準不統一玩把戲,愚弄公眾;平臺運營資金不透明,跑路現象頻發……亂象叢生,依然是普通受眾對P2P行業生態特征的顯著感受。
在2014年4月,銀監會用四條紅線來劃定P2P的業務邊界后,P2P行業并未就此規范起來。
緊貼官方機構增加信用背書,騙取投資者信任;利用壞賬率標準不統一玩把戲,愚弄公眾;平臺運營資金不透明,跑路現象頻發……亂象叢生,依然是普通受眾對P2P行業生態特征的顯著感受。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5月21日發布的《中國支付清算行業運行報告》顯示,P2P網絡借貸迅猛發展,2014年全年成交金額 3291.94億元,較2013年增長268.83%;截至2014年末,全國共有P2P平臺2358家,新增1825家。但在平臺數量持續增長的同時,停止經營、提現困難、失聯跑路等的問題平臺的數量也在上升,全年出現問題平臺共計287家,比2013年增加了212家,增長282.67%。
國泰君安的數據還顯示,2015年以來,詐騙跑路的網貸平臺數量快速攀升,1—3月份分別有24、24和32家平臺跑路,在全部問題平臺中的占比分別為34.8%、41.4%、58.2%;而2014年12月份這兩項指標分別僅為20家和23%。
亂象一:緊貼官方機構增信用背書
一直以來,P2P平臺都想盡各種辦法讓投資者相信自己,通過拉銀行、拉保險、拉上市公司當股東為平臺信用背書的手段很常見;甚至有一家地方的P2P網站創始人,將自己在人民大會堂內的照片放大懸掛在線下門店,向投資者宣稱有極硬的政府關系……
最近一家名為“贏多多”的P2P平臺在官網甚至高調宣稱,其辦公地址設在銀監會所在辦公樓的6層,并與工農中建交招商等多家商業銀行,甚至國開行、農發行等政策性銀行有合作關系。5月21日深夜,銀監會緊急發表聲明:銀監會辦公樓僅為本部門使用,從未允許任何單位和個人入駐辦公。同時,銀監會提示廣大群眾:對于此類欺詐信息審慎甄別、高度警惕、防范風險。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