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家房企轉型試水眾創空間 發展前景及盈利模式分析
2015/6/6 8:34:5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掌握大批土地、物業資源的房企迅速試水眾創空間,但業界認為此舉更多的是尋求未來的轉型。創客,來自英文名“Maker”,指那些熱衷于利用新技術將自己的創意轉變為現掌握大批土地、物業資源的房企迅速試水眾創空間,但業界認為此舉更多的是尋求未來的轉型。
創客,來自英文名“Maker”,指那些熱衷于利用新技術將自己的創意轉變為現實產品的人。
今年3月,“創客”第一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出現,隨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創客”成為舉國關注的焦點。
創業潮大熱,為這批創業家提供工位、聯合辦公場所的“眾創空間”也迅速崛起,取代此前的孵化器、工業園區、產業園區成為新寵,而掌握大批土地、物業資源的房企也迅速占據舞臺上的核心角色。
無論是知名職業經理人毛大慶推出“優客工場”,還是綠地、金地、首開、中信國安投資、鴻坤等房企都有意試水,一時間,北京從滿城都是購物中心迅速切換到滿城都是“眾創空間”,這其中哪些有新意?哪些只是玩“噱頭”?
★熱度
商場也改成“眾創空間”
寫字樓租金急漲時,北京不乏將購物中心改造成寫字樓的案例,而隨著創業熱潮,北京又出現了將購物中心改造為眾創空間。
6月2日,從北京最高端的寫字樓國貿三期往西走,步行6-7分鐘就能來到光華路上一個沒有開業的商場里,會聚了馮侖、潘石屹、陳啟宗、雷軍四個商界大佬,還有超過300名從全國各地趕來的創業者們。“這本來是我們的一個購物中心,網購對商場沖擊太大,所以就把它改造成3Q,一個個工位租給創業者辦公!盨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表示。
“我感覺很不真實,這么好的地段、這么奢華的建筑物改成一個創業空間?”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說:“能不能把商場的錢給賺回來?我沒算過賬!
世邦魏理仕華東區商業服務部董事范紅娟告訴記者,單看創客的租金,完全無法和商場租金的效益相比,SOHO此舉更多是為了推廣旗下的創客產品線“3Q”。
“創客的承租能力較低,更多是寫字樓產品的一種創新,未來會和傳統標準甲級寫字樓、LOFT辦公等產品形成互補。”范紅娟表示,對于一些本身在區位選擇及定位上就錯誤的項目而言,創客可能是一個新的轉型方向。
★試水
多家房企在找轉型新路
據了解,除綠地集團等已經在“創客”平臺上有較快的進展外,首開、金地、中信國安投資等房企也有意或正在計劃進入“創客潮”中淘金。
記者從綠地京津事業部了解到,綠地和房山區政府合作,在房山打造總量達50萬平米的創業基地,包括綠地在房山的三個項目:綠地啟航國際三期、綠地·諾亞方舟、綠地新都會。創業者可以根據公司發展階段、團隊大小選擇租賃不同面積的辦公空間。此外,綠地還打造了完整的商務商業服務鏈條,起到企業孵化器的作用。據悉,知名游戲公司趣動科技有限公司已經在綠地房山項目中整租了一棟樓。
以知名職業經理人毛大慶創辦的優客工廠為例,優客將有4個項目和鴻坤集團合作,除了房山項目外,還將在大興區西紅門的鴻坤金融谷展開合作。
“我們今年參加競拍了海淀的一塊土地,本想拍下后就結合創客平臺來做,但最終被首創置業拍走。而且我們覺得樓面價也較高,不再適合創客。”金地集團華北區副總經理遇繡峰表示,金地創客項目的首次落地很可能會出現在上海。
遇繡峰透露,金地在北京CBD有金地中心寫字樓,目前正在調租中,需要滿足公司對較高租金的需求。因此,試水創客需要新的土地,出于土地成本、配套等考慮,望京、海淀、通州等區域的新地塊可能更適合。
不同于金地等上市公司試水“創客”首要考慮的成本-投入-回報鏈條,部分未上市國企的創客計劃可謂“財大氣粗”。
“中信國安投資和我們接觸過,他們現在想做個類似于‘金融大廈’的嘗試,比如租下一整棟寫字樓,再分割空間、轉租給不同的創業團隊,希望我們提供一些平臺和資源的支持。”一家老牌孵化器平臺的負責人介紹,為了短期內吸引較多的創客團隊進駐,國安投資可能采取不收租金并給出較高的補貼的措施。
不過中信國安投資并未確認上述信息,僅表示已組建創客項目的團隊,目前還在前期階段。
★自述
尋找新機會,虧本也要做
有業內人士表示,很多房企的項目都打上了“眾創”的旗號,有的是為了銷售型項目找個新的營銷點,比如華遠地產在通州的散售型寫字樓華遠好天地;又如富力在河北香河的富力新城中的“創客”嘗試,就是富力賣出商鋪后,再從業主手中反租回來,零租金或低租金招攬創業者,更好地為住宅客戶提供生活配套。
不過多家房企高層都表示,房企在眾創空間的試水,更多是尋求未來的轉型,并非只是營銷的噱頭,只是目前還沒有成熟的案例來講述“故事”。
“互聯網時代下,對復合型的空間需求是增加的。”萬通集團董事長馮侖表示,功能的混合化就是眾創空間的特征,作為不動產空間服務的提供商,開發商自然迅速地把握住了這一變化。
遇繡峰則表示,房企做創客主要是嘗試,在新經濟的浪潮中找到一些新的業務發展機會,盈利還不是最主要的考慮。
★前景
盈利模式在哪?
“其實眾創空間就是初創企業的聯合辦公,這在中國已經發展了很多年,初級形式就是孵化器,而現在很多孵化器都在虧本運營。”北京睿派智訊顧問咨詢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劉永說,他自己也是創業多年的“創客”之一,自己的新公司目前租駐在北京一個創客空間內。
國際代理行高力國際華北區一位高層表示,大部分開發商都沒有想好創客這件事要怎么做。據他了解,多個房企的“創客團隊”都是新組建的,成員沒有相關經驗,公司對創客項目的要求更多在于落地速度、引入的創業團隊數量,而對財務是的要求很模糊,比如投資規模、投資回報都待定。
“平臺做好就有生態圈;做不好,和分租、群租有什么差別?”劉永說,眾創空間盈利來自兩頭,一是轉租的租金收益,但即使有也十分微薄,二是申請政府的創業支持基金,但現在很多運營商都看不上這些“小錢”,而把目光投向了風險投資人和天使投資人,希望能快速做大規模,在上市融資中分一杯羹。
“我們初創企業第一是要低租金的成本,第二就是希望有配套服務,第三,最大的希望就是有一個生態圈,即能與周邊的創業公司有一些交易!眲⒂辣硎,運營能力是他對房企做創客平臺最大的擔憂。
創客生態圈平臺SoLoMo北京秘書長工作組負責人朱劍鈞表示,很多眾創空間都以大學生等新創業者為主力,其實應該將傳統企業的轉型和新創業者聯系起來,SoLoMo打造的正是這樣一個平臺。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