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能源”路線圖浮出水面 中國模式輪廓初現
2015/5/30 8:32:5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正如華為在展會大屏幕打出的標語“FutureisHere”一樣,產業互聯網,正創造未來。如果不去主動順應逐漸升溫的“互聯網+能源”大潮,加快轉型步伐,傳統巨頭正如華為在展會大屏幕打出的標語“FutureisHere”一樣,產業互聯網,正創造未來。如果不去主動順應逐漸升溫的“互聯網+能源”大潮,加快轉型步伐,傳統巨頭也許就會在未來的某個時點轟然倒下。
中國的能源互聯網,正經歷從0到1的漸變:政府路線圖逐漸清晰,企業在摸索中前行,數萬億增量市場正在形成。
“風口”擠滿上市公司
用互聯網改造能源產業,眼下正成為最時髦的詞。從政府機構、大型國企,到民營企業,言必談互聯網能源。特別是新電改“9號文”下發之后,電力領域的互聯網化尤為顯著。
去年下半年以來,商業模式逐漸多元化。配電二次設備上市公司如積成電子、國電南瑞、科陸電子等都在借助設備入口,通過大數據分析,從提供產品向服務轉型;逆變器龍頭公司陽光電源、科華恒盛則向儲能領域拓展;特銳德、萬馬股份等紛紛布局電動汽車充電樁……
顯然,企業是沖著商業前景而來的。那么,這個市場究竟有多大?
安信證券能源互聯網深度報告指出,目前我國用戶端電力銷售的金額大約2.5萬億元,加上建設投資,可以估計能源互聯網的市場至少在5萬億以上。
能源互聯網專家、德國華人新能源協會主席廖宇也認為,能源互聯網包含3萬億售電市場、電動汽車和智能家居硬件設備,至少6-7萬億市場。
資本市場上的投資者同樣也為互聯網能源的未來激動不已。主營業務9成是電纜的遠東電纜去年“任性”改名“智慧能源”,向智慧能源系統服務商轉型,股價從今年2月初約9元漲至目前29元/股。其他概念股漲幅也有1到4倍不等。
積成電子今年3月成立能源公司專門從事能源互聯網業務,版圖包括智慧城市、節能咨詢、新能源電站開發、云平臺等。此外,公司合作打造的山東地區首家能源互聯網云平臺6月中旬即將上線;公司借助百萬級別智能電表+80萬智能水表+10萬智能燃氣入口,有意與互聯網巨頭合作搭建售電平臺,未來有望在能源互聯網領域進一步并購。
“積成電子打造能源互聯網閉環……有成為能源互聯網龍頭的潛質。市值被嚴重低估。”海通證券研報分析道。
制造端也在向互聯網轉型。風機龍頭金風科技借助其所擁有的風能領域最大數據庫,開發出智慧風能管理系統,目前8000多臺機組已經接入,未來還有提升空間。金風科技董秘馬金儒向上證報記者介紹說,金風目前以積累日常經營數據為主,正在為未來進一步走進能源互聯網階段奠定基礎。
科華恒盛也早已從硬件設備延伸到能源大數據領域。在鞏固高端電源國內龍頭地位的基礎上,公司目前正在推進的兩大業務是新能源和數據中心運營。未來公司可基于高端電源,數據中心,以及新能源三大業務,通過互聯網和物聯網技術實現對應用平臺的監控,遠程控制等,建立起集中監控平臺。進一步升級為能源物聯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2015年5月化工大事件
- 下一篇:到2035年全球電力投資累計將達16.4萬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