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美優品一季度財報解讀:將犧牲利潤換取市場份額
2015/5/27 8:33:2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由于聚美優品在2014年下半年開始業務發生變化,因此同比數據顯得不那么具有可比性,增長數據應該從業務轉型起開始追蹤和對比:Q1營收2.5億美元,增速61.8%由于聚美優品在2014年下半年開始業務發生變化,因此同比數據顯得不那么具有可比性,增長數據應該從業務轉型起開始追蹤和對比:
Q1營收2.5億美元,增速61.8%,環比增長51%;
net GMV 3.26億美元,增速14.3%,環比增39%;
毛利率31.4%;
nongaap凈利潤1720萬美元,增速44.5%;凈利率6.9%;
預計第二季度凈營收2.7-2.778億美元,增速75-80%;
1)運營數據
今年Q1環比去年Q4收入增長51%,一方面是聚美跨境電商新新業務拉動,另一方面是Q4完成了美妝類完全轉自營;
今年Q1自營部分占Net GMV 73.8%,平臺部分占Net GMV 26.2%;
Q1活躍用戶560萬,上年同期490萬,上一季度為483萬,同比增14.3%%,環比增15.8%;
訂單量1350萬,增速18.4%;
跨境電商業務開戰后,用戶購買頻次上升,Q1平均每活躍用戶購買2.4次,上年同期為2.3次,上個季度為2次;
Q1平均客單價24.1美元,上年同期為23.7美元,上一季度為24.4美元;
2)開支情況
毛利率31.4%;
nongaap物流費用2861萬美元,占比8.8%,上年同期占比7.1%,上個季度占比6.2%;
nongaap市場費用2344萬美元,占比7.2%;上年同期占比8.5%,上個季度占比8.5%;
nongaap技術費用639萬美元,占比2%;上年同期占比1.5%,上個季度占比2.9%;
nongaap管理費用471萬美元,占比1.4%;上年同期占比1.2%,上個季度占比1.7%;
截止3.31,現金及等價物1.567億美元,短投4.237億美元。
3)戰略變化:核心在擴大市場份額 為短期虧損做好準備
聚美稱,目前在美妝和母嬰類跨境電商已做到第一,母嬰類日訂單量是第二名的10倍左右,接下來將以搶占市場份額為先,積極投入,并為母嬰類及其他新品類(比如奢侈品、保健品等)的跨境電商業務做好短期虧損的準備。
競爭方面,對于天貓全球購,他們仍然是小的B2C電商在做,在和保稅區談判、打通IT倉儲物流系統的能力方面,他們不具備大的B2C網站的這方面能力;對于其他大的B2C網站,比如京東唯品會海外購,聚美不具體評價,但表示目前聚美跨境電商的發單量是第二名的30倍。
保稅倉方面,管理層稱聚美一直在努力增加保稅倉租賃面積,今年2月剛剛增加了倉庫面積,已經覆蓋了全國大部分保稅倉,目前仍然有過剩的倉庫空間,稱不存在倉庫面積不夠的問題,認為這是競爭對手需要擔心的。
4)母嬰類跨境電商
在對母嬰類市場規模的判斷上,管理層表示,母嬰類在中國10倍于美妝類,美妝370億美元,母嬰3700億美元,在跨境電商領域,母嬰類和美妝類市場規模差不多相當,意味著聚美的母嬰類將有可能成長為和美妝一樣大的品類,并且能幫助聚美獲得更廣闊的用戶規模,因此公司愿意去投入去搶占市場份額;此外,母嬰類的毛利水平比較低,大約在1-9%,因此,公司在獲取該品類市場份額的過程中,將承受短暫虧損。
關于母嬰類跨境電商的競爭層面,管理層表示,雖然目前大家銷售的品牌和品類有很多相同的,但如果具體到銷售規模、發貨量等指標,目前沒有人超過聚美,因此在當前競爭階段,相對獨家代理權,更重要的是看誰的保稅倉大、日處理訂單能力強、以及庫存的充足,誰最先滿足了這些條件,誰就是贏家,這也是為什么聚美目前將擴大市場份額放在第一位。
5)跨境電商稅率下調將有利于聚美美妝銷售
在跨境電商稅收方面,美妝類的稅率(parcel tax)降低50%,意味著將有利于聚美銷售價格偏高的美妝類商品;
“經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研究提出并報國務院批準,自2015年6月1日起,我國將降低部分服裝、鞋靴、護膚品、紙尿褲等日用消費品的進口關稅稅率,平均降幅超過50%。 在本次調整中,西裝、毛皮服裝等的進口關稅將由14-23%降低到7-10%,短統靴、運動鞋等的進口關稅由22-24%降低到12%,紙尿褲的進口關稅由7.5%降低到2%,護膚品的進口關稅由5%降低到2%。”
via:i美股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