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點地區碳排放配額存貨盤點:京滬粵鄂供應偏少
2015/5/19 8:33:0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中國試點碳市場的第二個履約期即將到來,這是CCER正式備案并可以參與抵消的元年。然而,躍躍欲試的控排企業最想知道的卻是,“貨”在哪兒?七個試點中履約時間最早的中國試點碳市場的第二個履約期即將到來,這是CCER正式備案并可以參與抵消的元年。然而,躍躍欲試的控排企業最想知道的卻是,“貨”在哪兒?
七個試點中履約時間最早的湖北控排企業,即將面對他們參加碳市場以來的首次履約,截止日期為5月29日。不過,雖然湖北配額市場交易一直較為活躍,可是一家想要通過采購CCER降低履約成本的湖北企業卻發現,找了多家中間商洽談之后,可供購買的CCER仍然不夠。
遇到同樣問題的還有一些廣東的控排企業。參與過兩年配額有償發放的廣東企業如今對于碳市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對價格敏感的企業自然也希望購買低價的CCER抵消,可是他們面臨的問題是:適合廣東履約的CCER項目屈指可數。
幾家天津控排企業也找到天津排放權交易所,希望尋找賣家購得萬噸以上的CCER。對天津控排企業而言,雖然受益于寬松的抵消政策,可以選擇的項目范圍廣泛,但相對較低的配額價格以及企業與中間商聯系較少等因素,導致購買CCER同樣不容易。
記者盤點現有CCER“存貨”發現,在國家發改委已經公布的第一、二次減排量備案審核會通過項目中,沒有任何一個項目的減排量可以滿足北京和上海的碳抵消規則要求,廣東、湖北企業可以使用的減排項目也各僅有一個;而未公布備案情況、但最有可能趕上今年履約的第三次減排量備案審核會上會減排量則可以彌補上述缺口,這批總量為200多萬噸的減排量能否在接下來的一個月履約期內及時備案,將大大影響市場供給。
第三批減排量備案情況成關鍵
目前,國家發改委先后共召開四次自愿減排項目減排量備案審核會。其中第一、二次減排量備案審核會結果已經公布,項目共計26個,合計簽發量約為1355萬噸。
由于這兩批項目中,沒有滿足北京、上海準入政策的項目,廣東、湖北兩地可用的項目也只有一個,使得上述四個試點CCER幾無供給。
今年2月13日和4月29日,國家發改委分別召開了第三、四次減排量備案審核會,但兩次審核會均未公布結果。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隨著今年履約期的日益臨近,第四次減排量審核會核發的減排量用于今年碳試點履約期的可能性大大減小,由此看來,最有希望成功備案的第三次審核會通過的減排量,將成為左右市場的核心。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