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頭發力 BAT帶著自家操作系統進軍可穿戴設備市場
2015/5/8 8:33:2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在百度發布Duwear之后,騰訊的TOS+戰略更是把手表作為重要一環,阿里的YunOS網頁上也悄然上線了智能手表產品的概念圖。在智能手機市場上鮮有作為的BAT在百度發布Duwear之后,騰訊的TOS+戰略更是把手表作為重要一環,阿里的YunOS網頁上也悄然上線了智能手表產品的概念圖。在智能手機市場上鮮有作為的BAT,正在可穿戴領域上演著另一場好戲。
在百度發布Duwear之后,騰訊的TOS+戰略更是把手表作為重要一環,阿里的YunOS網頁上也悄然上線了智能手表產品的概念圖。在智能手機市場上鮮有作為的BAT,正在可穿戴領域上演著另一場好戲。
AppleWatch上市之后,安卓在智能手表市場明顯式微。但在國內市場上,AppleWatch羽翼未滿,谷歌的AndroidWear鞭長莫及,縱然有躊躇滿志的創業者動作不斷,智能手表系統卻依舊良品欠缺。互聯網巨頭在系統層面的布局,或將改變智能手表的現狀。
謀局系統,需先解決的3個問題
經過兩年多的發酵可穿戴產品早已琳瑯滿目,但多為智能手環類產品,智能手表的市場存量依然不那么樂觀。如今的智能手表市場好比是一個池塘,能夠滿足鯰魚們的生存需要,對Ticwear等初創公司來講恰到好處。而BAT卻在鯊魚的量級上,想要有更大的生存空間,便不得不去解決影響智能手表普及的一系列因素。
1、產品的質變
在AppleWatch上市之前,來自深圳的山寨產品已經成為淘寶上的熱銷貨,在聯發科等解決方案的支持下,深圳的電子廠商們制造了大批的山寨或類山寨智能手表產品。雖然這些產品粗制濫造,在設計上抄襲或借鑒國外的知名產品,在系統上采用了改制的安卓,卻在價格上占盡了優勢,成為可穿戴創業者的攔路虎。
聯發科一直都在提供廉價的解決方案,卻從未在產品質量和標準上進行把控,在手機時代如此,到了可穿戴領域還是如此。同比BAT卻要高明的多,百度去年發布的免費智能手環解決方案,贏得了不少硬件廠商的支持(包括OPPO和TCL),阿里的YunOS更是吸納了不少小眾的手機品牌。
在智能手表產品上,BAT需要以系統之名廣納硬件廠商,在產品設計、生產、銷售等方面給予一定的扶持。我們不希望智能手表迎來另一個山寨時代,逼山寨“從良”讓創業“榮光”,或許是豐富產品數量并改善產品質量的最快途徑。
2、系統兼容性
由于一系列的原因,AndroidWear平臺的智能手表一直無緣國內,AppleWatch只兼容自家的iOS系統,而這恰恰成為國內智能手表系統的機遇。為此筆者特意詢問了淘寶上MOTO360銷量前三的店主,90%以上的買家選擇了刷入中文版Ticwear系統,其中過半為iPhone用戶。對于BAT來講,既然要在系統上做文章,便不得不去解決系統的兼容性問題。
從目前來看,雖然Ticwear不為多數人所知,卻在智能手表系統上一騎絕塵,除了中文版的系統,對iOS的支持有著很大的作用。在AppleWatch產品尚未普及之前,不少果粉都是安卓手表的潛在用戶。無論是Duwear、TOS還是YunOS,想要收獲大批量的用戶,必須解決對安卓手機和iPhone的兼容問題。
3、豐富應用量
雖然質量參差不齊,AppleWatch的第三方應用在數量上已經達到了3000以上,成為相比于AndroidWear的最大優勢。而國內的智能手表宣稱兼容Androidwear應用,卻一直沒有形成良好的開發環境。
中國的移動互聯網格局分了兩個系,一個是騰訊系,一個是阿里系,而百度的優勢在于搜索和語音識別上。這便給了BAT快速豐富應用量的最大優勢。雖然智能手表的續航問題飽受詬病,卻幾乎沒有人把智能手表當成普通的計時工具。智能手機至今沒有都解決一天一充的問題,如果應用足夠豐富,續航絕對不是用戶選購智能手表的最大因素。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