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臉支付”即將到來:人臉識別優勢和風險分析
2015/3/31 8:33:0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刷臉支付”聽起來是個只存在于科幻片中的場景,近日卻被真實地展示在現實生活中。在全球最知名的IT和通信產業盛會CeBIT上,馬云向德國總理默克爾與中國國務院副“刷臉支付”聽起來是個只存在于科幻片中的場景,近日卻被真實地展示在現實生活中。在全球最知名的IT和通信產業盛會CeBIT上,馬云向德國總理默克爾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馬凱演示了螞蟻金服的SmiletoPay掃臉技術,現場刷了自己的臉,買下淘寶上一枚1948年漢諾威紀念郵票,并將這枚郵票送給了展會。
然而,人臉識別技術目前只是作為技術儲備,只有在技術成熟和監管認可的情況下,才會推廣。
走進“靠臉吃飯”的時代
螞蟻金服的SmiletoPay掃臉技術是由螞蟻金服與Face++Financial合作研發,在購物后的支付認證階段通過掃臉取代傳統密碼。支付寶去年愚人節展示的“空付”,看來并非只是個玩笑,在移動支付和互聯網金融如此發達的今天,擺脫密碼,依靠對人臉等生物特征識別就完成身份認證和支付的生活已不是人們的預想,這項移動支付技術正在走進現實。
事實上,在銀行業,刷臉技術的運用已經為期不遠。近日,江蘇銀行已經完成前期的準備工作,將在遠程開戶、遠程柜員機等其他領域增加人臉識別的運用。該行的“刷臉”技術,將使用“公安部全國公民身份證號碼查詢服務中心”提供的全國公民身份信息認證服務,實時動態更新,可以更加有效地控制柜面業務、人工識別的操作風險。據了解,在金融領域,人臉識別優勢明顯高于現有的身份證識別或人工判別。
而日前,福建翼支付也正在全國范圍內率先試水人臉識別支付,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免卡免密支付。可以看出,作為先進的移動支付技術,以人臉識別支付為代表的生物識別支付正在集結第三方移動支付商的實力較量,成為移動支付發展的下一個著力點,也標志著國內移動支付產業從數字密碼時代正式跨入了生物識別時代。
人臉識別優勢多
有意思的是,人臉識別這種聽上去極為科幻的技術,在實踐應用中,相比于指紋、虹膜等許多其他生物識別技術,更加容易大規模推廣,因為幾乎所有的用戶都可以零成本參與。
首先,人臉識別不需要用戶自行提交照片,根據相關規定,有資質的機構在需要進行人臉識別時,可以向全國公民身份證號碼查詢服務中心提出申請,將采集的照片與該部門的權威照片庫后進行比對。也就是說,用戶在進行人臉識別時,只需打開手機或電腦的攝像頭,對著自己的正臉進行拍攝即可,在智能手機已經全面普及的今天,這個參與門檻可以忽略不計。
其次,用戶容易擔心的隱私問題,在人臉識別領域也能有效避免,因為照片的來源極其權威,同時,一種特有的“脫敏”技術,可以將照片模糊處理成肉眼無法識別,只有計算機才能識別的圖像,從而保障用戶的隱私安全。因此,對于數字密碼,人臉識別屬于生物識別技術,更保密,且密碼不易丟失。
對于馬云大秀的刷臉支付技術,聯想集團楊元慶大贊聯想樂基金的眼光,稱人臉識別支付采用的Face++技術,是聯想樂基金在2012年做的天使投資。而李開復也透露,刷臉支付是基于創新工場投資的Face++技術。可以看出,隨著移動支付競爭日益升級,刷臉支付無疑會注入新的血液,這也將是支付企業未來的競爭焦點,因此,互聯網大佬都在積極關注并投資刷臉支付技術,可以說誰先行一步,誰或將搶占先機。
“人臉支付”存風險
可以說,刷臉支付是未來支付領域的一大趨勢。但對于剛剛起步的刷臉支付來說,必然還存在著許多不完善的地方。一位支付寶業務負責人表示,人臉識別技術目前只是作為技術儲備,目前技術和監管兩方面都不具備落地條件,只有在技術成熟和監管認可的情況下,才會推廣。
的確,人臉支付很時髦,但這項新技術仍有太多的漏洞。與傳統的數字密碼識別和指紋識別技術一樣,人臉支付需要跟系統存儲的信息進行比對驗證。在很多人看來,人的臉部特征有很強的唯一性,這使得人臉支付安全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障。可是,一些外部因素,會讓人臉支付有太多的風險。
風險一:可復制性。復制是破解密碼的最常用手段,竊取數字密碼,以及套取指紋來解密手段已經相當普遍。同樣,人臉特征更容易被復制。人每天都暴露在外面,通過拍照完全可以獲得一個人的臉部特征,并進行復制。
風險二:不穩定性。人的臉部特征在某種情況下具有不穩定性。譬如,女性化妝,一旦用戶化上濃妝,臉部特征就會發生變化,機器就會無法識別。即便不化妝,帶上墨鏡或者帶上其他飾品,也會影響人臉識別的準確率。除化妝外,過敏、受傷、整容都會導致臉部特征有很大變化,這無疑是人臉識別技術的一個潛在風險。此外,業內人士還提出,雙胞胎面部特征非常相似,刷臉支付又該如何辨別呢?
不僅如此,法律政策壁壘也亟須完善。比如刷臉會不會透露消費者位置信息,造成隱私泄露。若不法分子利用刷臉支付獲取消費者的面部特征,運用到其他方面引起法律糾紛該如何解決?刷臉支付涉及諸多法律問題,從支付安全,到個人信息,從監管政策到人倫爭議,這都是需要時間來解決的。
說到底,人臉識別技術,是一個涉及取樣、算法、識別等多個技術環節的系統工程。盡管人臉識別技術已經在考勤、安防等領域使用,但這一技術仍有諸多安全隱患。所以,支付寶推出人臉識別技術還需謹慎對待。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