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全國煤電清潔發展面臨問題探索分析
2015/3/17 8:34:2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煤電清潔發展面臨的問題(1)煤電大氣污染物減排的邊際成本增大2014年7月1日,現役燃煤電廠開始實施《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23-2011);煤電清潔發展面臨的問題
(1)煤電大氣污染物減排的邊際成本增大
2014年7月1日,現役燃煤電廠開始實施《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23-2011);同年4月,環境保護部要求京津冀地區所有燃煤電廠在2014年底前完成特別排放限值改造;9月12日,發改委、環保部、能源局印發《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2014~2020年)》,要求燃煤電廠達到燃機排放水平。僅2014年,對燃煤電廠污染物排放要求就有三次變化,致使大量燃煤電廠環保設施重復改造,邊際成本增大。
初步分析,目前煙氣治理2.7分/千瓦時的環保電價對應的煤質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為:煙塵20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100毫克/立方米(一般含硫量)、氮氧化物100毫克/立方米(高揮發份煤)。多個超低排放改造項目的成本體現在電價上,是在現行2.7分/千瓦時基礎上再增加0.5~2分/千瓦時甚至更高,即在低硫、低灰和高揮發份煤的條件下,比起特別排放限值規定,煙塵再降10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降65毫克/立方米、氮氧化物降50毫克/立方米,致使超低改造的污染物控制邊際成本過高,且能耗增加。降低每千克污染物的排放量的代價為12~60元。如果僅煙塵治理需增加0.5分錢的話,則去除每千克煙塵的代價為100元以上,而全社會的治理成本約為2元。
低成本超低排放技術還需突破。2014年,有數家電廠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比特別排放限值的要求排放還少)改造后投入運行。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對已有技術和設備潛力(或者裕量)進行挖掘、輔機改造、系統優化;二是設備擴容,增加新設備;三是研發采用創新性技術;四是對煤質進行優化。總體來看,采用設備擴容(如增加脫硫塔)、增加新設備(如采用濕式除塵器)的方法較多,而采用創新性低費用的技術較少。在面對超低排放改造新要求時,大量煤質難以保障、場地受限、技術路線選擇困難的電廠實現超低排放改造的困難很大。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