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原油價格走勢分析報告
2015/2/8 8:32:5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2014年國際原油價格走勢震蕩走跌,紐約和倫敦兩市油價整體下行且波動幅度逐漸加大,相比2013年的平穩走勢不可同日而語。洲際交易所(ICE)布倫特原油期貨(2014年國際原油價格走勢震蕩走跌,紐約和倫敦兩市油價整體下行且波動幅度逐漸加大,相比2013年的平穩走勢不可同日而語。
洲際交易所(ICE)布倫特原油期貨(以下簡稱布倫特原油)2013年在每桶96.75-119.17美元的23美元區間內交投;美國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WTI)(以下簡稱美國原油)期貨2013在每桶86.7-110.5美元的24美元交易區間交投。而2014年布倫特原油自年初的每桶107.78美元跌至每桶59.45美元;2014年美國原油則自年初的每桶95.34美元跌至每桶54.73美元。主要因素是供需不平衡,其次為沙特阿拉伯為排擠美國頁巖油大打價格戰,加之地緣政治因素和經濟增長放緩等諸多因素,造成2014年原油價格重挫,最終跌破每桶60美元大關(見后附2014年原油價格走勢圖表)。
下面將2014年原油走勢做個簡單的總結。
一、2014年上半年原油價格震蕩走升
1月2日油價在新年的第一個交易日重挫,布倫特原油收挫3.02美元,報每桶107.78美元;美國原油下跌3.08美元,至每桶95.34美元后。一路震蕩走升,6月20日達到本年度最高點,布倫特原油收報每桶114.81美元,較年初上漲6.52%;美國原油收報每桶107.26美元,較年初上漲12.50%。上半年支撐兩油上漲的主要因素是供應憂慮,伊拉克、伊朗、俄羅斯、烏克蘭和利比亞的地緣政治因素對油價的升勢起主導作用。
1、1月2日至3月3日兩油價格溫和上漲
1月2日布倫特原油報每桶107.78美元;美國原油報每桶95.34美元。3月3日布倫特原油報每桶111.20美元,油價漲幅近3.42美元;美國原油報每桶104.92美元,油價漲幅近9.58美元。
影響油價上漲的主要因素:
第一,經濟增長助推油價。IMF在1月29日全球經濟展望更新中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增長3.7%,較2013年10月預估高0.1個百分點,預計2015年經濟增長3.9%。另1月28日報導稱美國1月消費者信心升至五個月高位,且11月房價指數較上年同期上升13.7%,為2006年2月來最大同比升幅,亦推高原油價格。
第二,地緣政治局勢。1月20日美國白宮宣布,美國、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中國和歐盟將遵守協議承諾,開始放松對伊朗的制裁。伊朗在制裁被撤銷后,將用六個月的時間完全恢復每日400萬桶的石油產能,該國的石油產能自2011年后就未能達到過該水平。另利比亞示威者再次關閉西部地區的原油輸送管道,供應憂慮持續。
第三,貨幣因素。受歐元走強和美元兌一籃子主要貨幣徘徊在六周低位,對石油等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構成支撐,同時中國央行向貨幣市場投放流動性以緩解銀行間借貸緊張的舉措,助推油價。
第四,氣候因素。美國東北部地區溫度回到華氏50度以上(攝氏10度以上),此前持續多月的嚴寒襲擊美國,令取暖油庫存下降至10年來最低水平,取暖占了消費者一大部分開支。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