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電商行業十大失敗案例盤點
2015/1/16 21:32:2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14年,移動互聯網、O2O興起,電商行業競爭激烈,進入到高速發展期,電商轉型求生、悄然倒閉、被收購重生的戲碼不斷上演。日前,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2014年度中國十大失敗電商盤點,梳理電商行業十大失敗案例。
案例一:樂蜂網
轉化率低難逃運轉風險
發展概述:樂蜂成立于2008年,由知名電視人李靜創辦,是一家集明星達人運營、靜佳自有品牌及美妝垂直電商為一體的平臺。2014年2月,樂蜂網以1.125億美元出售75%的股份,“賣身”唯品會。
■點評:樂蜂網過分倚重明星達人,偏離電商核心,公司整體戰略一再搖擺,長期運轉下來風險很大。樂蜂網借代理品牌推廣自有品牌的運營模式,難以維系業務鏈條擴充。
案例二:麥考林
定位不清轉型艱難
發展概述:1999年麥考林開始涉足電子商務領域。2014年2月,商圈網以約3900萬美元收購麥考林約2.9億股普通股,占股63.7%。
■點評:麥考林采用“線上+實體+郵購”三位一體的多渠道分銷模式。隨著中國電商的急劇發展,這種三條腿戰略卻相互牽制,受制于資本導致戰略不清晰,喪失了核心競爭力,為未來埋下了“轉型之困”的種子。
案例三:俏物悄語
簡單復制“洋”模式“水土不服”
發展概述:2008年,俏物悄語平臺應運而生,提供各品牌網絡特賣會。俏物悄語于2014年3月24日晚宣布破產清算,CEO藍石失蹤數月;8月9日,藍石首度回應破產原因是倉庫遭“內賊”私吞變賣12萬件貨物,致使公司資金無法周轉。
■點評:俏物悄語的商業模式是法國Vente-Privee.com的復制,生搬硬套,未經“本土化”改良遭遇水土不服,加劇了公司的沒落。
案例四:飯統網
重運營模式錯失轉型時機
發展概述:2003年12月,飯統網成為中國第一家免費提供餐廳預訂服務、餐飲優惠折扣的在線餐飲綜合服務企業。2008年7月,飯統網獲得近3000萬元風投;2014年4月23日,飯統網倒閉,CEO臧力失聯。
■點評:飯統網的模式比較重,耗費大量人力和成本。2010年起,“百團大戰”格局逐漸形成,帶來巨大挑戰,飯統網卻應對遲緩,在競爭中失去了先機。
案例五:騰訊電商
簡單粗暴運營難止平臺巨損
發展概述:2005年9月,騰訊電商成立C2C拍拍網并對外試運營。2011年12月,騰訊電商成立QQ網購,2014年3月,QQ網購、拍拍網被京東100%收購,易迅網少數股權被京東收購;2014年7月,京東重塑拍拍,更名“京東拍拍”;同年9月,QQ網購更名“京東網購”。
■點評:騰訊電商在流量來源上基本為社交途徑,簡單模仿淘寶,自身運營能力跟不上,沒有太多第三方服務,運營方式簡單粗暴,無法讓電商項目良性發展。
案例六:尊享網
貨源流量難突破導致“大潰敗”
發展概述:2010年尊享網成立,并于2011年8月正式上線,提供奢侈品、時尚潮服、美容護膚等產品,服務高端用戶。2014年5月底,CEO任柯霏發表微博聲明后,尊享網再也無法打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