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新技術信息化應用值得期待
2014/3/5 11:15:5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新媒體新技術信息化應用值得期待2014全國兩會就要來了,全國政協和人大代表會議分別在3月3日和3月5日開幕,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信息化已經逐漸被應用到社會各個領域,兩會早已離不開網絡,無論是參與代表的電子提案還是近年來興起的微博問政,新媒體新技術在兩會的應用都已不是新話題。從微博看兩會,手機看兩會再到委員代表們的微博、微信問政,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可謂是給兩會注入了新鮮的活力,帶來新的氣象。
近年來,每到兩會,“微博議政”總會成為媒體熱詞,微博已經成長為兩會的重要信息集散地和輿論場,而微信的火爆讓公眾再次增加了一個可以積極參與民生國事的討論的平臺,人民參與度的熱情高漲。另外,兩會期間不少代表委員通過微博、微信建言獻策,電視臺、報紙、雜志等傳統媒體也通過新媒體的傳播方式,紛紛設置微博、微信官方平臺報道兩會消息以及記者采訪的花絮,網友也通過微博、微信向代表委員提建議,搭建彼此溝通的橋梁,很大程度上拉近了委員代表們與群眾的距離。
其實早在2012年的全國政協會議上,新媒體、新技術就在積極推行著。大會推出“政協全會”手機版,并擴大使用范圍,增加WAP網站,實現手機用戶全覆蓋,同時新增“國民經濟和社會統計信息”的手機推送功能,用戶可隨時隨地用手機“看”兩會。獲得了群眾與委員代表們的一致好評。到2013年,有關新技術的開發與運用更是亮點頻現:微信、二維碼、云報紙以及便捷性手持移動終端大眾傳播功能的拓展,集中指向移動互聯時代,將新時代下兩會中的“隨時、隨地、隨意”的精髓表現的淋漓盡致。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日益成熟,新媒體新技術在兩會中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要。據報道,在今年的南京兩會期間,500多位政協委員不是人手領到一摞厚厚的紙質材料,而是一臺電子終端“政協PAD”,另外,參與代表可以通過pad上的微博、微信以及QQ等形式進行交流,大大提升了互動性。新媒體時代下,代表委員們利用新媒體手段履職議政不僅僅是工作方式的改變,更重要的是通過這個新渠道能讓他們更廣泛地了解普通民眾的心聲。此舉雖然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關注,然而無紙化辦公作為一種大的趨勢,節約、方便顯而易見,只要政府做好透明化工作,民眾自然可以接受。其實面對網友的諸多質疑,是不是也可以理解為民眾在一定程度上在參與“參政議政”?
另外,在今年河南兩會會場,在代表委員駐地,一種被稱為新媒體公共服務智能終端的大屏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通過大屏,代表委員不但可以及時瀏覽兩會消息,還能進行兩會信息查詢。查閱本次會議的相關信息,同時也能收看到會議視頻。而此次新媒體公共智能終端大屏入駐河南兩會會場,不僅承擔著兩會的宣傳報道任務,還專設了“會議指南”、“地市代表團動態”等,直接為2014年河南兩會進行服務。
而在今年河南省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上,提案辦理的全程電子化,更是成為此次大會的一大亮點。根據大會提案組的規定,委員提案不再接收紙質,取而代之以采用電子郵件方式直接發往提案組事先提供的電子郵箱。而對已經撰寫好的紙質提案,駐地會務組也會幫助委員先轉化為電子版形式發往指定郵箱,方便預審組預審分類和編號登記。
江西省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首次啟用提案動態管理系統,該系統由提交系統、審查系統、辦理系統三部分組成,從政協委員提案提交、審查、辦理、回復實行一條龍服務和記載。相比于以往的提案提交、辦理、回復程序,新軟件可幫提案組提高辦公效率,增加提案的準確性和時效性。
其實,無論是委員的電子化提案還是微博問政,新技術、新媒體的應用不但拉近了與人民群眾間的距離,同時節省了大量的資源和資金。據報道,在2013年的全國政協會議上,在會議開幕當天,精簡、從嚴控制會議紙質文件的印制和發放、無紙化辦公措施節省會議支出的200萬元人民幣,數據公布后,獲得了社會的一致好評。2014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我們期待更多的新技術、新媒體的應用。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引領“新十年” 汽車行業兩會九大熱點
- 下一篇:中國新能源車步入發展高峰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