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五”期間云南民營經濟突破兩重“大關”
2021/7/28 13:35:02 來源:國際商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十三五”時期是云南省民營經濟總量增長最快的時期,民營經濟增加值五年跨越五個千億元臺階,2016年突破4000億元,2019年突破5000億元,至2020年達到5457.9“十三五”時期是云南省民營經濟總量增長最快的時期,民營經濟增加值五年跨越五個千億元臺階,2016年突破4000億元,2019年突破5000億元,至2020年達到5457.96億元。全國排名也從第23位上升至第19位,基本與GDP排位一致,年均增幅達到8%,居于全國第一梯隊。
近日,從云南省政府對外召開的“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系列發布會上了解到,云南省民營經濟總量,從2016年的6968億元躍升至2020年的11411億元。民營經濟戶數突破350萬戶,其中,私營企業突破70萬戶。云南全省形成了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5戶、民營小巨人企業100戶、省級成長型中小企業2000戶的企業“金字塔”體系。
云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陳鐘耕表示,云南省強力推進“工業強省”戰略,取得的成效是全方位、多層次的,民營經濟從“量”和“質”的方面都有一些實實在在的成效。第一,從量的擴大看,突出體現在“突破兩個大關”。一是民營經濟的工業總量突破五千億元大關。“十三五”期間,云南省民營經濟工業總量五年連續躍上兩個千億元臺階,改革開放初,云南省全部工業增加值只有21億元,2004年突破1000億元、2008年突破2000億元、2011年突破3000億元。二是民營經濟總量突破萬億元大關。
從全省看,在結構優化上,“十三五”時期,云南從八大重點產業到世界一流“三張牌”再到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工業轉型升級蹄急步穩,其中:中石油云南煉油項目成功建成,綠色鋁、硅產業快速發展,石化、信創、新能源汽車等3個產業“從無到有”,信息、裝備產業成長為千億元產業。目前,云南全省已有煙草、電力、有色、黑色、食品、化工、裝備、信息等8個千億元產業。制造業工業占比比“十二五”提高2.7個百分點,達到80.5%,非煙工業占比從67.7%提高到74.2%,高技術企業工業產值比“十二五”增長66%。
在產業集聚上,云南省工業園區建設從1992年開始起步,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十三五”時期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通過努力,主營業務收入超兩千億元園區數量實現零的突破,達到2個,超千億園區達到5個,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達到9個。這些聚集區已經成為工業發展的主戰場、招商引資的主平臺、區域經濟的增長極。
在“兩化”融合上,云南全省光纜線路長度達到222.2萬公里,行政村移動網絡覆蓋率達到100%,移動基站數量、光纜長度均排名全國前十,建成5G基站約1.92萬個,正加速從“4G時代”進入“5G時代”。云南移動、華為、浪潮等一批大型數據中心落地,目前,總數達42個,“兩化”融合貫標企業全國排名從第31位躍升到第16位。制造業企業生產設備數字化率達到40.8%,目前,全省有73家企業項目納入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其中,3家進入國家示范名單。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移動終端、平板電腦、液晶電視、柔性顯示器、機器人等產品從無到有,實現了“云南造”。
云南省是典型的投資拉動型經濟,固定資產投資一直是云南省經濟發展的最強動力,連續多年發揮著主要和關鍵作用。
云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趙修春介紹說:2012年以來,云南省投資規模年均增長15.8%,2020年度投資規模達到2012年的3.2倍,國務院2017年、2019年、2020年三次將云南納入激勵名單,并給予相應獎勵支持。
云南基礎設施投資迅速擴大,發展基礎不斷加固:2020年,基礎設施投資占全省投資的40.3%。路網方面,2020年,全省公路總里程達到29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建成里程9000公里以上,“十三五”期間,新增高速公路里程5000公里,實現全省16個州(市)、110個縣(市、區)通高速公路。全省鐵路里程達4233公里,實現了10個州(市)通鐵路,云南進入高鐵時代。航空網方面,截至2020年,已經形成以昆明長水國際機場為中心,輻射全省的15個民航運輸機場,機場數量居全國第3位。昆明成為繼北京、上海、廣州后,全國第四個擁有電信、移動和聯通三家基礎電信運營商國際通信局的城市。(張月巍)
轉自:國際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