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三個一”看春耕新圖景
2024/3/22 21:26:40 來源:新華社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春分已過,全國各地農業生產進入大忙時節。隨著氣溫回升,南方早稻育秧進度明顯加快,目前已進入高峰期。據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截至3月17日,全國已春播糧食完成意向面積的3%。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積極開展良種攻關、大力發展智慧農業,一幅生機盎然的春耕畫卷正由南向北徐徐展開。新華社北京3月22日電 題:從“三個一”看春耕新圖景
新華社記者
春分已過,全國各地農業生產進入大忙時節。隨著氣溫回升,南方早稻育秧進度明顯加快,目前已進入高峰期。據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截至3月17日,全國已春播糧食完成意向面積的3%。
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積極開展良種攻關、大力發展智慧農業,一幅生機盎然的春耕畫卷正由南向北徐徐展開。
一片田:強化田管穩面積 深挖潛力提單產
冬小麥是夏糧的主要品種,目前正值田間管理的關鍵時期。在安徽省滁州市全椒縣,種糧大戶張樹堂忙著用無人機噴施農藥。
“糧食產量高不高,腳下的‘這塊田’很重要。”張樹堂說,他種了約1200畝小麥,高標準農田建設改善了通行條件,原先開不進田頭的農機輕松到田,而且溝渠排灌通暢,田塊利用率更高了。
趁著好春光,在廣西玉林福綿區的千畝富硒水稻核心示范區里,技術人員搶抓農時開展試驗研究,促進水稻優質高產。
該示范區技術負責人蔣擁發說,針對當地土壤酸化問題,他們嘗試在試驗田里增加氧化鈣、生物碳等改善土壤酸堿度,目前試驗效果不錯,今年早稻拋秧爭取達到每畝1.8萬蔸。
多地正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湖南省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投貸聯動等投融資創新,在財政補貼基礎上,充分調動種糧大戶、農業企業等主體出資助力農田建設。
中農虹光智慧農業科技投資集團(湖南)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天國說,公司投資約2億元,為湖南省沅江市9個村建設完成5.8萬畝高標準農田,靜待早稻播種。
高標準農田建設正讓更多糧田變良田。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黑龍江已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超1億畝,安徽建成超6000萬畝,湖南建成超4000萬畝,廣西建成超2700萬畝。
一粒種:培新選優助增產 保量保質保供應
作為我國重要的大豆產區,黑龍江省大豆種植面積常年占全國40%以上。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大豆研究所的育種團隊,正通過基因編輯技術改良大豆品種。
“我們一般將現有優良品種作為底盤,通過基因編輯定向改良,培育兼具多種優良性狀的大豆品種。”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大豆研究所副研究員任洪雷說,常規田間育種一般需要8年,生物育種技術可將育種周期縮短到一至兩年,大大提高了育種效率。
作為我國華南稻米的重要產區,廣西建有多個優質稻糧源生產、收購基地,每年為當地水稻供種備種提供了大量優質稻品種。
眼下,在廣西兆和種業有限公司位于南寧的育種基地里,一個月前播種的優質稻育種材料即將移栽。“我們正在選育抗性強、高產穩產的水稻新品種。”公司副總經理閆亮說,好的品種可謂萬里挑一。
種子是春耕生產的重要農資。“我們一般提前一季或一年生產好種子,來年開春前后投放到市場。”閆亮說,現在正處于種子產銷高峰期,今年公司計劃銷售2000余萬斤種子,1000余萬斤種子已售出。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數據顯示,目前廣西春耕已備早稻種子2154.42萬公斤、春玉米雜交種子944.37萬公斤,春耕物資儲備供應充足、價格穩定。
一張網:“會種田”變“慧種田” “體力活”變“技術活”
位于黑龍江省雙鴨山市的北大荒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友誼分公司,智慧農業平臺大屏幕上實時顯示田間監測數據,輕點鼠標即可調用農機管理、農情信息等模塊。
“智慧農業平臺的應用讓水稻施肥、灌溉等全過程生產實現精準化和智能化管理。”公司科技信息中心主任曲慧說,該平臺已覆蓋5萬畝農田,作物產量提升5%以上。
下田種地變“云端”種地,是我國農業物聯網和智慧農業發展的一個縮影。一張網不僅要“管得好”,還要“種得好”。
在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造甲鄉,“00后”種糧大戶俞澤明將多光譜無人機等農田“黑科技”應用于小麥返青追肥。“通過人工智能分析多光譜無人機采集的作物生長實況,形成作物長勢電子處方圖,無人機可據此自動調節施肥量和用藥量。”俞澤明說。
3D打印播種育秧等新技術的應用,為春耕春播按下“快進鍵”。在湖南省岳陽市華容縣治河渡鎮潘家村潘山農機合作社的操作車間,將水稻種子倒入精量定位的印刷播種機中,鋪放涂抹過食用膠的可降解竹炭纖維育秧紙,通過滾輪將輸送的稻種固定在紙上,便完成了“稻種打印”。
合作社負責人潘山說,以前一畝秧田需要2000多個硬秧盤,使用該技術后,只需少量育秧軟盤,育秧成本大為減少,平均每畝可減少投入約500元。(記者陳一帆、孫曉宇、水金辰、周楠)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名廚助陣、品質賦能,中糧餐飲供應鏈視角引領川菜新發展
- 紫氣東來·黔茶入滬 ——八步紫茶文化論壇點亮鄉村振興新未來
- 杭州德川、大龍補、華中國際北京農食亮相2025EBC輕食大會
- 《從貴州到全國31省:京東立體助農體系激活670縣經濟》
- 睡眠博士首家睡眠集合店杭州盛大開業,開啟一站式睡眠治愈新體驗
- 湖南環生瑞家全屋整裝實力產品,構筑品質空間新高度
- 宇視科技2025合作伙伴大會丨業內首次提出“AIoT智能體”新理念
- 青云租:青青時代正式成為中國商業股份制企業經濟聯合會常務理事單位,以循環租賃賦能可持續商業
- 金善美亮相“科技的力量”,山西機器人協會揚帆起航
- 汽車智能軟件又有新突破!瑞典NIRA Dynamics以軟件科技重構胎壓監測,汽車制造業迎來更環保、更安全、更經濟的新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