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玻璃行業供給特征分析
2017/8/30 11:34:0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高溫連續生產。玻璃制造一般都是在高溫熔融的狀態下進行(通常是1650℃),每 5-8 年需進行冷修。玻璃窯爐是耐火材料構成的熔制玻璃的熱工設備,冷修周期即耐火材料的使用壽命。之前我國大型熔窯的壽命為 2.5-3 年,通過近 20 年的時間耐高溫連續生產。玻璃制造一般都是在高溫熔融的狀態下進行(通常是1650℃),每 5-8 年需進行冷修。玻璃窯爐是耐火材料構成的熔制玻璃的熱工設備,冷修周期即耐火材料的使用壽命。之前我國大型熔窯的壽命為 2.5-3 年,通過近 20 年的時間耐火材料品種和質量的改進,熔窯壽命延長到 5-8 年。剛性供給會增加行業盈利的波動:供不應求時,因為供給短期無法增加,價格加速上漲;供過于求時,因為供給短期無法減少,價格加速下降。從歷史數據看,產能利用率高點略滯后于玻璃價格高點,原因為供需格局反轉帶來價格下跌時,產能投放仍在增加,供給粘性所致。
新增產能遞減。2009 年平板玻璃被列入產能過剩行業,產能利用率從前期的 90%以上下降至 80-90%區間,但真正步入嚴重產能過剩是在 2014 年以后,產能利用率下降至70-80%區間,行業產能增幅也隨之逐年遞減。玻璃行業多為民營企業,企業進入門檻低、企業數量多,類似于完全競爭行業;且集中度不高,目前我國平板玻璃行業 CR5總產能占比約為 30%、在產產能占比約為 32%;CR10 分別約為 48%、48%。
區域特征顯著。全國浮法玻璃產能主要集中在華北、華南、華東,三個地區的產能占比約為 80%。其中河北沙河是中國最大的玻璃集散地,全國產能占比約 17%,也是玻璃期貨最主要的交割地。當地玻璃企業以成本、物流優勢形成規;漠a業集群,原片小部分被當地企業消化,大部分流向外部市場。
玻璃行業總產能增幅自2013年起逐年遞減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