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TPU行業發展歷程、市場競爭格局及與上下游行業
2017/7/28 12:49:5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TPU 材料涉及的基本概念TPU 為一種聚氨酯彈性體制品,其生產所需的多元醇、純MDI、BDO、己二酸、乙二醇等原材料均為石油衍生品或副產品,多為石油化工下游產品。對聚氨酯、熱塑性彈性體與TPU 的具體定義如下:(1)聚氨酯1、TPU 材料涉及的基本概念
TPU 為一種聚氨酯彈性體制品,其生產所需的多元醇、純MDI、BDO、己二酸、乙二醇等原材料均為石油衍生品或副產品,多為石油化工下游產品。
對聚氨酯、熱塑性彈性體與TPU 的具體定義如下:
(1)聚氨酯
聚氨酯,全稱為聚氨基甲酸酯,英文名為Polyurethane,簡稱為PU,是由異氰酸酯(包括單異氰酸酯、二異氰酸酯及多異氰酸酯)與多元醇(包括低分子多元醇與多分子多元醇)反應制成的一種具有重復的氨基甲酸酯鏈段結構單元的聚合物。聚氨酯被世界化工界視為繼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和ABS之后的第六大塑料合成材料,具有低溫柔順性好、抗沖擊性高、耐輻射、回彈范圍廣、粘結性好等諸多優良性能,廣泛用于交通、建筑、輕工、紡織、機電、航空、醫療等領域。
與塑料、橡膠、金屬材料相比,聚氨酯產品具有明顯的性能優勢,隨著經濟發展和消費升級,已成為傳統材料的理想替代品。
聚氨酯材料與傳統材料的性能比較: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通過改變原料的種類、化學結構、規格指標及配方比例,可以制造出性能各異的聚氨酯制品。聚氨酯制品可分為泡沫制品和非泡沫制品兩大類。聚氨酯泡沫可分為硬質、半硬質與軟質泡沫;非泡沫制品主要為CASE 體系(彈性體、涂料、膠粘劑、密封劑),及合成革漿料、鞋底原液、氨綸、微孔彈性體等。其中,彈性體可分為熱塑型、澆注型與混煉型。
(2)熱塑性彈性體
熱塑性彈性體,簡稱TPE 或TPR,為Thermoplastic Elastomer 或ThermoplasticRubber 的縮寫,是常溫下具有橡膠的高彈性,高溫下具有可塑化成型的一類彈性體。熱塑性彈性體的結構特點是由化學鍵組成不同的樹脂段和橡膠段,樹脂段憑借鏈間作用力形成物理交聯點,橡膠段是高彈性鏈段,貢獻彈性;樹脂段的物理交聯隨溫度的變化而呈可逆變化,顯示了熱塑性彈性體的塑料加工特性。因此,熱塑性彈性體具有硫化橡膠的物理機械性能和熱塑性塑料的工藝加工性能,是介于橡膠與樹脂之間的一種新型高分子材料,常被人們稱為第三代橡膠。自從1958 年Bayer 公司首次制備出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TPU),1963 年苯乙烯類熱塑性彈性體問世,熱塑性彈性體的制備理論逐步得到完善,TPE 應用領域進一步擴大。
(3)TPU
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TPU)為熱塑性彈性體材料的一個分支,是由二異氰酸酯、大分子多元醇、擴鏈劑(低分子二元醇)三類基礎原料聚合而成的高分子材料。
TPU 分子鏈由硬段與軟段兩部分構成。軟段是柔性鏈段,主要影響TPU材料的彈性和耐低溫性能;硬段是剛性鏈段,主要影響TPU 的硬度、耐熱性能、機械性能等。軟段和硬段交替排列,賦予TPU 優良的性能。
由于TPU 的熱塑性,分子鏈在一定的高溫下能軟化并流動,在冷卻后又重新回復到原來的排列狀態,從而加工成各種形態的制品。
與通用的塑料與橡膠材料相比,TPU 具有硬度范圍廣、機械性能突出、耐高/低溫性能優異、加工性能好、可塑性強、可設計性強、環保性能優良、透明性能優異等優越特性,其既有橡膠材料的高彈性,又有工程塑料的高強度,TPU的硬度范圍相當寬,從邵氏A50~D85,跨越了橡膠和塑料的硬度,并且在整個硬度范圍內具有高彈性。
按原材料種類分類,TPU 主要可分為聚酯型、聚醚型、聚己內酯型和聚碳酸酯型;按加工工藝分類,TPU 可分為擠出級、注射級、膠粘級、壓延級、吹塑級與發泡級。
2、TPU 產品主要種類及用途
根據產品類型、性能不同,TPU 下游應用領域也有所不同,具體情況如下: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3、TPU 行業概述
(1)TPU 行業發展歷程
TPU 最早由德國拜耳公司于1958 年研制成功。隨后,德國巴斯夫、美國諾譽、陶氏化學等化工企業也相繼研制成功。
上世紀70 年代,日本引進德國TPU 生產設備。隨后,TPU 生產技術從日本傳入臺灣。中國大陸從上世紀80 年代開始接觸TPU 生產技術,但一直未實現研發與工藝上的突破。90 年代以后,隨著市場對TPU 材料的需求增長,在歐、美、臺資企業進入大陸后,大陸的一些企業(萬華化學等),開始進行TPU 的生產、銷售。從產業生命周期來看,國內的TPU 行業正處于成長期,市場前景廣闊。
(2)TPU 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
TPU 是高分子新材料行業中的朝陽產業,全球對TPU 的需求量日益增長,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0%,目前全球市場容量可達70 萬噸,據統計,2015 年全球TPU 市場規模已達19.21 億美元。中國TPU 行業盡管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目前中國市場的消費量已達到20 多萬噸,已超越歐美成為世界第一的TPU 消費市場,且年均消費量保持約15%的高速增長,遠高于歐美市場3-4%的年均增長率。
面對巨大的消費市場和廣闊的市場前景,跨國企業紛紛在我國新建或擴建生產基地,以搶占市場,我國TPU 企業面臨著較大的競爭壓力。因我國TPU 研究和市場開發起步相對較晚,在產品配方技術、生產工藝、產品應用技術等方面與巴斯夫、科思創、亨斯邁、路博潤等跨國企業存在明顯差距,且主要以中低端消費領域用TPU 產品為主,在高端領域(資源勘探、軍工、醫療、汽車、高端運動裝備)、高端產品(耐油、耐高溫、環保阻燃、功能性產品)用TPU 方面還處于前期發展階段,且技術上與跨國企業還存在不小的差距。
TPU 產業的關聯度高,憑借其高抗張強度,良好的水解穩定性和耐磨性以及對油、化學品、紫外線的抵抗性,TPU 材料已成為材料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下游覆蓋電子注塑、日常消費品、工業、建筑、醫療、軍工、汽車、農業等眾多領域,與宏觀經濟發展息息相關。而且TPU 還是國防軍工、運動裝備、電子電器、醫療衛生、資源勘探等高端制造領域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材料。因此,我國TPU 市場發展前景廣闊。
(3)TPU 的功能和分類
①TPU 的功能
TPU 是一種綠色環保的新型高性能彈性體材料,屬于聚氨酯彈性體的一種,兼具橡膠與塑料的性能。TPU 具有硬度范圍廣、機械性能突出、耐高/低溫性能優異、加工性能好、可塑性強、可設計性強、環保性能優良、透明性能優異等優越特性,其同時兼具橡膠的高彈性和塑料的易加工性等優點,與其它類型橡膠及塑料相比具有能耗低、污染小等顯著優點,符合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是未來新材料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能有效替代PVC、橡膠、EVA、硅膠等傳統材料,市場容量巨大。
TPU 可以采用多種常規的塑料加工方法成型,如注塑、擠出、流延、壓延、吹塑等,廢棄后可重復加工利用,且在自然環境中能夠自動降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對環境不造成任何污染。通過獨特分子結構設計、特殊物理/化學共混改性等手段、以及材料的形貌控制技術,賦予TPU 以高強度、高耐寒、高耐磨、環保阻燃、耐水、耐油、耐霉菌等優異性能,被廣泛應用于國防軍工、電子電器、石油化工、資源勘探、醫療衛生、運動裝備等高端制造領域,是相關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材料。
②TPU 的分類
按原材料種類分類,TPU 主要可分為聚酯型、聚醚型、聚己內酯型和聚碳酸酯型;按加工工藝分類,TPU 可分為擠出級、注射級、膠粘級、壓延級、吹塑級與發泡級。
(4)我國現階段TPU 行業發展特點
我國 TPU 行業起始于上世紀90 年代,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我國TPU 的產量和消費量均居世界各國的前列,業內出現了一批具有相當規模和競爭力的高新技術企業,在山東、浙江、廣東等地形成了較大規模的TPU 產業群。TPU 產品的種類和產量都達到了較高水平,其中部分TPU 產品的質量已達國際先進水平或領先水平。
但從整體上分析,我國TPU 生產企業大多屬于小型或微型企業,比較分散,低水平重復多,技術開發能力薄弱,產品功能少,缺乏核心競爭力。同時,隨著質量和環保要求的不斷提升,TPU 產業的環保要求也必將越來越高,這對我國相關行業的發展帶來機遇和挑戰。
(5)TPU 產品的優點
TPU 在我國二十多年的應用和發展中,證明有下述優點:
①硬度范圍廣:通過改變TPU 各反應組分的配比,可以得到不同硬度的產品,而且隨著硬度的增加,其產品仍保持良好的彈性和耐磨性;
②機械性能突出:TPU 制品具有熱塑性彈性體中較高的抗張強度、良好的彈性和抗沖擊性能,以及優異的耐磨性能,綜合機械性能在熱塑性彈性體中較為突出,優勢明顯;
③耐高/低溫性能優異:TPU 的玻璃化轉變溫度低,特別是聚醚型TPU 的玻璃化轉變溫度可達-60ºC 以下,可以在低至-40ºC 環境中依然保持良好的柔順性和其他物理性能;常規聚酯型TPU 可在-25º 環境中長期使用。同時,TPU 具有非常好的耐熱穩定性,常規TPU 可在80ºC 以下環境中長期使用,部分產品可在120ºC 環境中長期使用;
④加工性能好:TPU 可采用常規的熱塑性材料的加工方法進行加工,如注塑、擠出、壓延、流延、吹塑、粉末燒結等;
⑤可塑性強:TPU 與某些高分子材料如TPE、PA、POM、PC、PVC 等共混改性,能夠得到性能互補的聚合物合金,改善其他材料的彈性、耐磨性、抗沖擊性能等;同時可通過添加阻燃劑、抗靜電劑、導電劑等,賦予材料阻燃、抗靜電、導電等特殊性能,從而拓寬應用領域;
⑥可設計性強:由于TPU 的原材料多元醇、擴鏈劑、異氰酸酯的多樣性,以及非常寬的配方可調節性,TPU 產品的差異化和可設計性強,可根據客戶的具體需要而定制開發;
⑦優良的環保性能:TPU 從化學構成角度主要分為聚酯、聚醚兩種類型。聚醚型TPU 具有較強的抗水解性和抗微生物性,而聚酯型TPU 因有較強的水解性和微生物降解性,其自然降解性和環保特征較為明顯,在自然掩埋條件下可在數年內完全分解。
⑧透明度好:在所有熱塑性彈性體材料中,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TPU 在透明度方面性能優異,這一透明度特性賦予了TPU 材料更多的可設計特色,用于制備透明的玩具、裝飾品、鞋服等個人消費品以及管材、薄膜等工業透明品等領域,透明性優勢明顯。
⑨優異的耐油/耐水性能:相比傳統的丁腈橡膠和其它彈性體材料,TPU 具有優異的耐油性能,可以用于對于耐油性有高要求的汽車、工業輸送、液壓、傳動、密封等領域,具有極好的耐油壽命;同時,聚醚型TPU 具有優異的耐水、耐菌性能,可以用于輸送或者儲運等有水的工作環境中,以及戶外用品等高濕度工作環境中。
⑩優異的耐候性能:TPU 材料良好的耐高、低溫性能和耐水、耐菌、抗老化和抗UV 性能,統稱為耐候性能,可以用于眾多戶外消費品和工業品生產。
4、行業的市場競爭格局
我國 TPU 市場沒有形成明顯的行業壟斷,該行業市場競爭比較充分。但在某一產品市場,具有比較優勢的規模公司也能在細分市場上維持較大的市場份額。目前,國內中高端TPU 市場,主要是大型跨國公司在華投資的公司與本土一定規模的企業之間以及本土一定規模企業內部之間的競爭;而在中低端TPU 市場,則是本土企業特別是眾多小型和微型生產企業之間的競爭。
(1)國際主要TPU 生產企業
國際上生產TPU 的跨國公司主要有:路博潤(LUBRIZOL)、巴斯夫(BASF)、科思創(COVESTRO)、亨斯邁(HUNTSMAN)等。上述企業均已在我國投資建廠,建立了銷售渠道,與本土企業在人才、市場及客戶等各方面展開競爭。
主要從事TPU 生產的跨國公司在國內的投資情況如下: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國內主要TPU 生產企業
國內TPU 生產企業主要分為三種類型:
第一類是以萬華化學為代表的擁有MDI、多元醇或己二酸等主要原材料規模化生產能力的化工企業;這類企業的特點是擁有較雄厚的化工生產基礎、產業鏈較長、整體規模較大,業務領域也不限于TPU 行業。
第二類是以發行人為代表的專注于TPU 的研發生產,并以技術創新和專業服務為核心的企業。這類企業近年來成長迅速,技術實力較強,在市場開發、客戶服務等方面體現出競爭優勢,在細分市場發展較快。
第三類是數量眾多的小型企業,產品單一、技術含量低、生產環境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或環保問題等,這類企業競爭力相對不足。
5.本行業與上下游行業之間的關聯性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1、上游行業的情況
所需的原材料主要包括 MDI、多元醇、BDO、己二酸等。上述原材料主要來自于石油衍生品或副產品,其價格受自身供求關系與石油價格波動的雙重影響。上述原料主要來源于國內外各大化工企業,供應比較穩定。MDI、多元醇、BDO、己二酸等四種主要原材料的市場情況如下:
(1)MDI
①市場概況
MDI 是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純MDI)、含有一定比例純MDI 與多苯基多亞甲基多異氰酸酯的混合物(聚合MDI)、液化MDI、純MDI 與聚合MDI 的性物的總稱,是生產TPU 最重要的原料。MDI 生產對技術及設備要求高,行業集中度高,MDI 產業已形成以萬華化學、巴斯夫、科思創、亨斯邁、陶氏為主的寡頭壟斷格局(2015 年,上述5 家企業總產能占全球總產能的86%)。這些企業之間未形成聯盟關系,MDI 銷售的市場化程度較高,各MDI 生產企業根據市場供求變化和競爭情況,自主制定銷售價格。
2012 年-2016 年全球MDI 消費量增長變化如下表所示: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國既是MDI 消耗大國,也是生產大國,2008 年以來我國MDI 缺口不斷減小,國內產量不斷提高,進口量逐漸減少,出口量逐漸增加。2015 年中國MDI 產量達到197 萬噸,同比增長了4.8%。出口量44.4 萬噸,表觀消費量達到190 萬噸。2010-2015 年間中國MDI 表觀消費年均復合增長率(CAGR)達到10.6%。
2010-2015年中國MDI表觀消費量趨勢(單位:萬噸)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應用領域
MDI 的初級品廣泛用于聚氨酯涂料,此外,還用于防水材料、密封材料、陶器材料等;用MDI 的初級品制成的聚氨酯泡沫塑料,用作保暖(冷)、建材、車輛、船舶的部件;MDI 的精制品可制成汽車車擋、緩沖器、合成革、非塑料聚氨酯、聚氨酯彈性纖維、無塑性彈性纖維、薄膜、粘合劑等。
③價格分析
2013 年以來,受到全球宏觀經濟形勢的下滑,國內原油價格持續走低,MDI價格亦呈現出整體下降趨勢,2016 年1 月以來,隨著上游石油衍生品市場整體轉暖,MDI 的價格觸底反彈,迎來一波價格的上升期;2016 年9 月以來,MDI價格進一步加速上漲。
④MDI 的價格變化情況
2013 年至2017 年2 月,純MDI 市場均價走勢圖如下: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多元醇
①市場概況
多元醇是分子中含有兩個或以上羥基的聚合物。最常見的多元醇有聚酯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作為TPU 生產的原料,對應的TPU產品分別為聚酯TPU 和聚醚TPU。
聚酯多元醇主要是由有機多元羧酸或酸酐與小分子多元醇縮聚而成的聚合物多元醇。用于聚酯多元醇的有機多元酸包括己二酸、苯二甲酸等。
聚醚多元醇指分子結構中含有重復的C-O-C 醚鍵結構的多元醇,主要是由環氧化合物經開環聚合得到。常見的環氧化合物主要有環氧乙烷、環氧丙烷、四氫呋喃等。
據市場研究機構發布的報告預測,2015 年全球多元醇市場需求價值約為55.6 億美元,預計到2021 年將增至75.5 億美元,在此期間的復合年增長率5.3%,按數量計算,2015 年,全球多元醇市場規模在256.67 萬噸。
②應用領域
多元醇是制造膠黏劑、彈性體、涂料、油墨、密封膠、革用樹脂、鞋用樹脂、TPU 等產品的重要材料。
價格分析
2014 年1 月開始至2016 年1 月,多元醇的價格呈現出整體下降的趨勢;從2016 年以來,隨著上游原料價格的上漲,多元醇的價格開始觸底反彈,呈現出一定幅度的上漲。
(3)BDO
①市場概況
BDO,中文名稱為1,4-丁二醇,是一種重要的基本有機化工和精細化工原料,為TPU 生產過程中的擴鏈劑。
隨著產能迅速膨脹,我國已成為全球BDO 產能最大的國家,2014 年國內總產能為168 萬噸/年,產量為120 萬噸,開工率為71%,產能明顯過剩。
②應用領域
BDO 廣泛應用于化工、紡織、造紙、汽車和日用化工等領域。
③價格分析
2013 年至2017 年2 月,全國BDO 均價走勢圖如下: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由上表可以看出,自2014 年10 月以來,BDO 的價格下跌幅度較為明顯。2016 年6 月開始,BDO 的價格觸底反彈,有所回升,并在2016 年9 月以來,加速回升。
(4)己二酸
①市場概況
己二酸,是一種重要的有機二元酸,能夠發生成鹽反應、酯化反應、酰胺化反應等,并能與二元胺或二元醇縮聚成高分子聚合物等。己二酸主要用于生產尼龍66 工程塑料、聚氨酯泡沫塑料和增塑劑,還可用于生產高級潤滑油、食品添加劑、醫藥中間體、香料香精控制劑、新型單晶材料、塑料發泡劑、涂料、殺蟲劑、黏合劑以及染料等,用途十分廣泛。
己二酸產業在國內起步較晚,2006 年以前主要依靠進口,2006 年以后國內產能迅速膨脹,2011 年以來,己二酸產能長期過剩。
②應用領域
近年來,隨著我國尼龍以及聚氨酯等工業的快速發展,己二酸的產量穩步增加,由2006 年的20 萬噸增長至2014 年的98 萬噸,年均增長率達21.78%。隨著聚氨酯(PU)工業用鞋底料和PU 漿料市場的迅速發展,我國己二酸的消費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以生產尼龍66 鹽為主轉向為生產聚氨酯材料所用的聚酯多元醇為主。
③價格分析
2014 年9 月以來,己二酸的價格呈現出明顯的下降趨勢,尤其是在2015 年全年下降幅度較大。2016 年以來,己二酸的價格初步觸底反彈,價格有所回升;2016 年9 月以來,己二酸價格加速回升。
2、TPU 下游應用領域
2015 年,我國PVC 消費量為4,405.69 萬噸,天然橡膠消費量為542 萬噸,合成橡膠消費量為867.91 萬噸,同期TPU 消費量為25.9 萬噸。隨著傳統橡塑材料逐漸被環保材料取代,TPU 消費量將持續增長。TPU的下游主要應用領域為電子電器、鞋材、薄膜、電線電纜、汽車配件、醫療設備、合成革等。TPU 行業的技術發展方向、規模及競爭格局、增長速度、利潤水平等直接取決于下游行業的市場需求,以下分別就電子電器、鞋材、薄膜、電線電纜、汽車配件等主要下游應用領域的行業發展情況進行說明。
(1)電子電器
①行業概況
電子電器是我國十二五期間重點發展產業,智能設備(如家居、手機、電腦等)及物聯網近年來發展迅速。2011 年,我國電子電器制造業(電子器件制造、電子元件制造、視聽設備制造、家用電力器具制造、非電力家用器具制造、照明器具制造)主營業務收入為42,894.11 億元,2014 年為56,332.33 億元,2011~2014年復合增長率為9.51%。
隨著近年來移動通信技術、Wi-Fi 等技術的不斷成熟,移動互聯網市場迅速壯大,由此進一步帶動了智能移動終端的普及與發展,手機產業保持持續高速增長。2015 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12.93 億部,同比增長10.3%,其中來自中國的手機品牌合計出貨量高達5.39 億部,占全球比重超過四成,并囊括全球前十大手機品牌中的七個席次。據預測,2016 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將達15 億部,同比增長5.7%,到2020 年出貨量預計將達19.2 億部。
同時智能手機的全球市場占有率將會繼續提高。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此外,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在手機出貨量中的比重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②行業關聯度分析
電子電器行業是TPU 材料下游產業中最大用戶之一,電子電器零部件中就有不少產品就是TPU 產品。此外,TPU 材料憑借其環保性能,優良的彈性、韌性、耐低溫性能、優異的手感,廣泛運用于電子硬件材料的裝飾、包膠、防護。
隨著我國電子電器行業的進一步發展,我國電子電器產品的銷量將會有非常顯著的增加,而且,隨著電子產品輕型化、節能化的發展趨勢,TPU 材料的市場需求量也將進一步擴大。
以手機護套市場為例,隨著手機產業的高速增長,手機護套市場也迎來了較快的發展。手機保護套作為手機的重要配件,發展到現在已不僅僅起到保護手機、防摔減震的作用,已成為一種展示個性、裝飾手機的獨立產品,具有巨大的市場空間。手機護套按材料細分,可分為彈性體套、皮套、硅膠套、塑料硬殼套、金屬套等。近幾年,隨著手機更新換代的頻率加快、手機護套成為重要的時尚元素之一,手機護套需求不斷擴大,個性化程度不斷提高。而軟膠TPU 手機護套因其環保無毒無害無氣味、手感柔和舒適、易于著色、韌性好且不易變形、高透明等出色的性能,成為手機護套市場的主流材料,市場前景廣闊。
2015 年,智能可穿戴設備市場迎來了爆發性的增長,智能可穿戴設備的總發貨量將近8000 萬臺,尤其是智能手環和智能手表兩大產品,占到智能可穿戴設備90%的市場份額。到2019 年,全球可穿戴設備的年出貨量將增長到1.26 億臺,可穿戴智能設備市場前景廣闊。而作為有較高科技含量的智能可穿戴設備,對材質舒適度、耐污、耐刮、耐磨、防水、無致敏性等要求非常苛刻,目前市場上主要采用TPU、TPSiV、氟橡膠、TPES等材料。各類材料性能比較如下: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從表中可以看出,TPU 材質具有優異的耐刮擦性、較好爽滑度、軟觸感和耐污性等均衡的綜合性能,以及性價比競爭優勢。目前各大廠商推出的智能可穿戴產品所選用的腕帶材質中,TPU 材質占據近半的市場。伴隨著可穿戴材料的發展和普及,TPU 材質正在逐漸取代氟橡膠、TPSiV、TPES 等材料,成為智能可穿戴領域的材料首選。
(2)鞋材
①行業發展概況
我國是全球第一大鞋業產地和出口國,每年鞋類產品約60~80 億雙,產量占全球總量的60%,出口量占全球鞋產品總量的50%,其中聚氨酯鞋材是出口的主要品種之一。2014 年我國制鞋業主營業務收入為6,899.60 億元,2015 年1~12月規模及以上制鞋企業4,505 家,累計完成銷售收入7,437.75 億元,同比增長6.97%。
根據中國鞋材委員會發布的《2015 年中國鞋業發展報告》,2015 年我國全年鞋類產量140 億雙,出口98.7 億雙(貿易額511.2 億美元),進口9,700 萬雙(24.6億美元),內銷市場消費量預計38 億雙(消費總額3,500 億元)。鞋靴零件及類似品出口2.7 億千克,貿易額24.1 億美元。
1988 年-2015 年中國鞋類出口情況如下(單位:雙):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②行業關聯度分析
A、TPU 關聯度分析
運動鞋鞋底常見材料有PVC、PU、EVA、TPR、TPU 等,材料性能對比如下: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相比之下,TPU 具有彈性佳、輕便、耐磨、舒適等鞋底材料應當具備的優點,同時還能起到顯著的減震和緩沖作用,因此成為運動鞋界新寵。
由于TPU 可塑性強、耐磨、易于著色,同時又符合鞋材輕便、舒適的基本要求,今后幾年內EVA 在鞋材領域的應用將逐步被TPU 所替代,TPU 在鞋材領域尤其是較高耐磨要求的鞋底材料中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據統計,2015 年國內鞋材領域TPU 總消耗量約為69,000 噸。
B、發泡TPU 關聯度分析
鞋底材料的技術創新,是鞋業界的重要創新點。ETPU 相比傳統TPU,具有輕質、卓越彈性和減震特性,制成的鞋底可有效吸收跑步過程中對足部的沖擊,為足部提供良好的減震效果,ETPU 材質的高回彈效應可反饋大量能量,為跑步者帶來良好體驗。同時,ETPU 耐磨性能優異,其耐磨性為天然橡膠的3 倍。傳統的鞋底材料多用碳黑增強耐磨性,因此鞋底通常為黑色,而ETPU 的應用實現了保證鞋底耐磨的同時,可以制成透明或是彩色的鞋底。
知名體育品牌阿迪達斯的熱銷產品“nmd”和“boost”系列,在運動鞋界引起轟動,正是在于其所宣傳的創新性技術“boost”,而“boost”的實質就是將ETPU 材料應用于鞋底中。受阿迪達斯引領的鞋材變革的影響,ETPU 在鞋材領域具備越來越強的競爭力,未來將廣泛替代EVA 等材料在鞋材中的應用。
(3)薄膜
①行業發展概況
根據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的統計,近年來我國塑料薄膜產業呈現出快速發展趨勢,為國民經濟的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全國規模以上企業塑料薄膜總產量從2008 年的590.10 萬噸增長到2013 年的1,089.30 萬噸,年復合增長率達13.04%;塑料薄膜工業總產值從2008 年的1,363.38 億元增長到2013 年的2,495.68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12.85%。2015 年,全國塑料薄膜的整個市場規模(含規模以上及以下)已達3,838.5 億元,保持平穩增長的良好發展態勢。從材料類型看,目前PE 薄膜、PP 薄膜、PVC 薄膜在塑料薄膜中占主導地位,PE 薄膜是使用量最大的塑料薄膜類型,其次是PP 薄膜、PVC 薄膜,其使用量也非常可觀。
TPU 薄膜具有高強度、高韌性、耐磨、耐油、耐寒、耐老化、環保無毒、可降解、防水透濕、防風、防寒、抗菌、抗紫外線等優異性能,可應用在眾多工業和民用領域,是PVC 薄膜的理想替代品。同時,由于TPU 可以制成低溫熱熔膠膜,能夠廣泛取代溶劑型膠黏劑,一方面不需要涂覆膠水的人工操作步驟,大大提高了膠粘效率,另一方面避免了溶劑型膠黏劑產生的溶劑揮發環境污染問題,成為傳統膠黏劑的理想替代品,在織物貼合領域應用廣泛。
2013 年全球TPU 薄膜市場消費量為4.68 萬噸。2013~2020 年,預計復合年增長率為5.5%,至2020 年需求量將達6.80 萬噸,銷售收入將達7.25 億美元。以中國為主導的亞太地區是全球最大的TPU 薄膜市場,2013 年消費量為1.63 萬噸。2013~2020 年,預計復合年增長率為7.8%,至2020 年需求量將達2.76 萬噸,銷售收入將達2.94 億美元。
②行業關聯度分析
TPU 薄膜是一種新型塑料薄膜材料,在塑料薄膜產業中只占極小的一部分。但TPU 薄膜具有非常優異的綜合性能和可自然降解的環保性特征,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隨著環保要求和居民消費能力的不斷提高,TPU 薄膜對各種可替代產品的替代效應將會逐步顯現。據中國塑協統計,截至2014 年,我國TPU 薄膜市場消費量已達19.6 億元、TPU 熱熔膠膜市場消費量已達6.2 億元;2014-2018 年TPU 薄膜市場將保持年均增長速度為10.10%,2018 年達到28.7 億元;此外,至2018 年,TPU 熱熔膠膜的市場規模也將成長到14.5 億元。
(4)電線電纜
①行業發展概況
電線電纜是用以傳輸電(磁)能、信息和實現電磁能轉換的線材產品,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各個部門,為各產業、國防建設和重大建設工程等提供重要配套。我國電線電纜行業在大量技術引進、消化吸收以及自主研發的基礎上,已經形成巨大的生產能力,產品品種滿足率和國內市場占有率均超過90%。電線電纜制造大型企業在市場競爭力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市場發展迅速。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電線電纜的主要原材料為銅、鋁等金屬材料,以及橡塑材料。其中,橡塑材料占比達20%。根據中國信息網的公開數據顯示,2010 年至2015 年中國電線電纜產量的復合增長率達到9.8%。
在我國深化產業轉型、升級,推進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的進程中,運用新材料、新工藝的特種電線電纜的市場前景廣闊。
②行業關聯度分析
目前的線纜護套材料除了傳統的PVC、橡膠等,更多的彈性體材料也逐步加入到該市場的競爭,除了優于前者的性能外,應用領域廣也成為其主要競爭力。
根據統計,2015 年熱塑性彈性體在整個線纜護套料市場中占比僅有2%,而國內電線電纜企業消耗TPU 量呈現加速增長趨勢,2013 年至2015 年TPU 用量的復合增長率為10.5%。
TPU 具有良好的硬度、低溫柔韌性、耐磨、耐撕裂和耐候性等優異性能,能夠延長線纜的耐久力和使用壽命,而其耐高/低溫性更是電線電纜材料所需性能的關鍵,。未來TPU 將廣泛應用于風電、太陽能、海洋工程、高鐵、地鐵、工業自動化與環保電器等高端電線電纜領域。
(5)汽車配件
①行業發展概況
汽車行業產業鏈長、關聯度高、消費拉動大,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2014 年度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372.50 萬輛和2,486 萬輛;2015 年,受增長基數大、國內宏觀經濟形勢下行壓力增大及國家在汽車行業的相關政策的影響,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483.80 萬輛和2,459.76 萬輛,銷量略有下滑,下降1.06%。
盡管我國汽車市場增速有效放緩,我國已連續6 年汽車總銷量世界第一,市場體量依舊十分龐大。
2006-2015年中國汽車產量(單位:萬輛)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②行業關聯度分析
現代汽車工業正在向綠色環保、輕量化、舒適安全的方向發展,聚氨酯材料正在逐步替代部分金屬及傳統橡塑部件,聚氨酯用量已成為衡量轎車質量的重要標志之一。TPU 的耐磨性、耐彎曲疲勞性、高彈性突出,可用于各種汽車零部件,如用于換檔拉桿手柄、各種聯軸節的軸套和墊圈、各種線束的接插件、螺旋伸縮電線、電纜護套、齒形帶、轉向拉桿的護套和墊片、懸掛聯合鉸鏈、液壓氣動、懸掛隔膜、減震隔膜、減震器、彈簧限位塊等,還可與其他塑料或橡膠復合使用,用于汽車保險杠、安全氣囊、防塵罩等部件。
目前,歐美轎車平均使用30~50 千克/輛聚氨酯材料(含TPU、聚氨酯泡沫、膠粘劑、涂料等),國內轎車平均使用20 千克/輛。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2013 年我國汽車產量為2,211.68 萬輛,同比增長14.8%,汽車工業聚氨酯消費量為39 萬噸左右。預計到2020 年,中國的新車銷售規模將達到3 千萬輛,為位列全球第二大市場的美國的2 倍。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與消費升級,高端汽車的市場需求將快速增長,車用TPU市場潛力巨大。從全球應用范圍來看,歐美地區TPU 產品發展起步較早,技術較為成熟,在高端領域應用更為廣泛,目前汽車上應用占總量已超過15%,而亞太地區TPU 產品在汽車上的應用還不到10%,因此我國車用TPU 市場前景廣闊。
TPU 在汽車領域有多種應用形式,用于氣動管、剎車油管、汽車線纜、軸套、密封件、密封條、油杯、按鍵、面板等領域,其性能優勢突出,成為實現汽車輕量化的重要途徑。目前國內TPU 產業發展迅速,新產品不斷推出,高端應用正在逐步擴大,其在汽車領域的用量將會大幅增加。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