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千萬中小企業再迎利好 人大修法為其降成本
2017/6/23 11:38:0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總體看二審稿增加的內容呼應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低中小企業融資、稅費等成本,也與當前簡政放權相呼應。如果二審爭議小,中小企業促進法有望獲得通過。事關2000萬戶中小企總體看二審稿增加的內容呼應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低中小企業融資、稅費等成本,也與當前簡政放權相呼應。如果二審爭議小,中小企業促進法有望獲得通過。
事關2000萬戶中小企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修訂草案)》進入二審,部分法規變動背后直指降低中小企業成本。
6月22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召開第二十八次會議,第二次審議中小企業促進法修訂草案。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孫寶樹在就草案向會議作匯報時表示,此次二審稿增加了四項稅收優惠政策,包括對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型企業按照規定實行減征、免征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等措施,簡化稅收征管程序等。另外二審稿還在融資促進、中小企業創辦等方面增加一些規定。
中國財稅法學研究會會長劉劍文告訴第一財經,初稿針對中小企業稅收優惠政策模糊,此次細化有利于穩定企業預期,給企業吃"定心丸"。總體看二審稿增加的內容呼應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低中小企業融資、稅費等成本,也與當前簡政放權相呼應。如果二審爭議小,中小企業促進法有望獲得通過。
明晰四項稅收優惠
全國工商登記企業2000多萬戶中絕大部分是中小企業,作為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促進經濟增長、增加社會就業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小企業促進法修訂草案將現行法律由7章擴展為10章,由45條增加為62條。其中一大變化是將原第二章"資金支持"拆分為"財稅支持"和"融資促進"兩章,以進一步增強這方面的支持導向和內容。
一些常委會委員提出,稅收優惠是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手段,建議在草案中進一步明確相關稅收優惠措施。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經研究,建議增加四項稅收優惠規定,國家對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型企業按照規定實行減征、免征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等措施;高等學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等創辦小型微型企業的,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稅收優惠和收費減免;創業投資企業和個人投資者投資初創期科技創新企業的,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稅收優惠;國家完善中小企業研究開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支持中小企業技術創新。
劉劍文表示,此前草案雖然增加了"財稅支持"一章,但內容比較含糊,這次二審稿增加上述四項稅收優惠更加具體。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上述四項稅收優惠規定我國早已實行,為進一步減輕小微企業稅負,部分稅收優惠政策力度加大或延續。
劉劍文說,這次中小企業促進法二審稿將這些稅收優惠政策寫入法律,既是落實稅收法定原則,也是給企業吃顆定心丸,穩定中小企業對稅收優惠政策延續的預期。
降低融資、制度性成本
全國人大在關于中小企業促進法修訂草案的說明中稱,"融資難"依舊是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網絡調查中,43%的受訪者反映存在融資難問題,排在突出問題的第一位。能夠獲得融資的中小企業,也存在融資成本過高的問題。
針對現行法律對中小企業融資方面的支持規定較為原則、缺乏可操作性,修訂草案從加強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普惠金融服務、完善金融組織體系、構建專業化經營與差異化考核體系、創新金融服務和擔保方式、大力發展直接融資和多層次資本市場、建立社會化的信用信息征集與評價體系等方面作出一系列具體規定,加強對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型微型企業的融資支持。
二審稿在此基礎上,新增了"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對金融機構開展小型微型企業金融服務應當制定差異化監管政策,采取合理提高小型微型企業不良貸款容忍度等措施,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小型微型企業融資規模和比重",和"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應當設立專營機構,為小型微型企業提供金融服務"。
2013年銀監會發文明確,適度提高對小微企業不良貸款容忍度,對小微企業貸款不良率高出全轄各項貸款不良率2個百分點以內的銀行業金融機構,該項指標不影響當年的監管評級。
在中小企業創辦領域,二審稿增加如下規定:國家改善企業創業環境,優化審批流程,實現中小企業行政許可便捷,降低中小企業設立制度成本;國家支持利用閑置商業用房、工業廠房、企業庫房和物流設施等,為創業者提供低成本辦公場所。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