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國對外礦產投資情況及全球礦業法規分析
2016/12/7 10:22:1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礦業企業是第一批“走出去”的實踐者,經過多年的積累,世界礦產資源豐富的地區都留下了中 國企業的足跡。 “中國需求”一直是全球礦業行業景氣的重要推手,隨著中國經濟增速 放緩和增長方式轉型,礦產品礦業企業是第一批“走出去”的實踐者,經過多年的積累,世界礦產資源豐富的地區都留下了中 國企業的足跡。 “中國需求”一直是全球礦業行業景氣的重要推手,隨著中國經濟增速 放緩和增長方式轉型,礦產品需求也正經歷結構性調整,同時,全球產能過剩導致礦產品價格下 跌,資源類項目的投資直接受到影響,全球礦業跨境并購交易活躍度下 降。
世界主要礦產資源分布以及中國主要項目分布(黑色三角)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礦業海外投資礦種發生明顯變化,黃金和銅礦 很可能取代鐵礦石成為最受歡迎的投資及并購 目標。中國企業對海外鐵礦石和煤炭企業或資產的興 趣減弱。鐵礦石下游行業的鋼鐵業正經歷產能 過剩和轉型期,鐵礦石需求增速已經明顯落后 于產量。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中國企業對海外銅和黃金 項目的并購增多。從需求預期來看,中國經 濟增長雖然放緩,但仍將大力推進城市化,銅 的下游行業如建筑、輸電基礎設施、汽車、家 電將首先受益。從供應預期來看,全球資本緊 縮,隨著銅礦項目和專業銅礦公司變得日益稀 少,包括力拓推遲擴大蒙古Oyu Tolgoi銅礦的計 劃,銅礦市場可望自2016年產生缺口。
一直以來,全球范圍內礦業資產收購以在建或 投產項目為主,企業對初級階段項目缺乏興 趣。但我們發現,2014年以來,企業比較可以 接受早期項目投資,特別是如果對方在未來有 更大規模的募資需求以滿足其后續的開發和生 產。
礦業項目生命周期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從澳大利亞的礦 產資源租賃稅爭論,到加拿大魁北克省的礦業 法修訂議案,再到蒙古、菲律賓、肯尼亞、南 非、墨西哥等國的礦業新法規,資源國政府尋 求從礦業獲取更大收益及權力的方式已經不再 局限于征稅,它們制定了一系列的規定,如強 制性選礦、限制外國所有權、限制匯出、規定 本國員工比例等。資源國政府加大對礦業干預 程度,為全球礦業投資環境蒙上資源民族主義的陰影。
調整礦業稅費已成為許多礦業國重新分配與礦 業公司 之間收益的最直接手段,涉及到的稅費 種類主要包括暴利稅、權利金、出口關稅等。
部分國家礦業稅費調整情況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礦產資源總的特點是:總量大,但人均擁有量低;種類齊全但結構 不合理;資源分布廣泛,儲量區域相對集中。煤、稀土、鎢、汞、釩、 鈦等20種礦產儲量豐富。但有另一些礦產,如石油、錳礦、銅礦、金剛 石、鉑族金屬等,探明儲量明顯不足,屬劣勢礦產。
中國礦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取得巨大的成就。2007年起,礦業總產值 在全球就僅次于美國。預計到2018年該數據會占到全球的三分之一。然而,龐大的礦業產出量卻無法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不得不大量 進口礦產資源,2013年中國礦業進口額占到全球的43%(圖10)。中國 已經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體量大,增長快,產業模式對礦 產資源的依賴大,導致了巨大的礦產貿易逆差。中國礦業產值全球占比(%)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