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媒:中國樓市令人恐懼 每隔幾年就會再上漲
2016/10/27 10:49:33 來源:財經綜合報道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英國經濟學人認為,中國房地產市場面臨嚴重的問題,但是"泡沫"可能是誤診。麥格理證券的胡偉俊認為,真正的病理是土地供應嚴重失衡。小城市有大量的建設用地,但人口在減少。而英國經濟學人認為,中國房地產市場面臨嚴重的問題,但是"泡沫"可能是誤診。
麥格理證券的胡偉俊認為,真正的病理是土地供應嚴重失衡。小城市有大量的建設用地,但人口在減少。而在人們實際上想要生活和工作的大城市,土地儲備雖然很多,但推出的地塊很小。
過去一年,中國的房價上漲了16%,在大城市甚至漲了一到兩倍。因此,在過去的兩個星期里,超過20個城市試圖讓市場冷靜下來——例如,提高首付款或限制外地居民的購買。
過去的10年經驗表明,中國房地產市場的起伏具有全球性的意義。再加上房地產行業對投資和消費的影響(所有的家具和設備),它占到中國GDP的四分之一。
所以,今年房地產行業的反彈帶來了希望和恐懼。它幫助GDP穩定在6.7%左右,快于1月份大多數分析師所預測的數值(第三季度數據將于10月19日發布)。對鐵礦石和銅的需求增加使那些內外交困的礦主們獲得一絲喘息。
調查顯示,約五分之一的購房者是投資者而不是自住者。莫尼塔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估計,在中等規模城市的核心區,這個比例甚至高達60%。更令人擔心的是房地產開發商的借款數額在增加。
德意志銀行的張智威說,投資客面臨一個囚徒困境:如果太保守,他們會被擠出市場;所以他們選擇了主動。張智威分析了252個土地拍賣案例,結果發現,如果房價走平,五分之二的中標者將虧損,更不用說房價下跌。
近十年來,投資者、分析師和媒體一直在預測中國房地產末日的到來。但是全國范圍并沒有崩盤。價格會走弱一段時間,通常是當政府打擊購房的時候,但每隔幾年就會再次上漲。
盡管出現過剩的跡象,但實際上官員們做得很好,防范最薄弱的情況出現:購房者過度借款。盡管最近抵押貸款出現大幅增長,但家庭資產負債表總體上處于良好狀態。此外,嚴格的首付規定意味著購房者通常要支付相當于一半房價的現金。即使房價下跌,他們也不太可能違約。這有助于防范出現喪失抵押品贖回權和房價下跌的惡性循環。
為什么大城市不出售更多的土地呢?胡偉俊認為,這樣做會從根本上改變游戲規則,給許多重要的參與者帶來痛苦。大城市的政府依靠漸進的土地銷售作為收入的來源;小城市的政府則認為限購最終會把人趕跑。換句話說,這既是一個政治問題,也是一個經濟問題。
但與此同時,美國《紐約時報》卻認為,中國最新的地產泡沫——價格飛漲產生的泡沫一旦破裂,會對全世界產生影響。
中國正處于令人頭暈目眩的房價泡沫之中。上海的平均房價比一年前上漲了近1/3。北京和廣州等大城市的房價與之相去不遠。中國消費者正在政府介入并采取限制措施之前爭相買房。
報道稱,中國經歷過房地產繁榮和崩潰。中國最富有人群對房地產的狂熱已蔓延至國外,從長島的住宅到得克薩斯州廢棄的農場——很多是為了把錢轉移到國外。
不過經濟學家們警告稱,中國大陸目前的房價暴漲解決起來可能會特別困難:它伴隨著越來越多的美國式債務。
今年,長期房貸——大多是抵押貸款——占全部官方銀行貸款的比例猛增。一如前幾個月的表現,8月新增人民幣貸款的主力軍仍然是個人住房貸款,而企業貸款需求依舊萎靡不振。這些貸款大多是中國為保持經濟增長而出現的貸款狂潮的副產品,它們正在幫助富人、中產階級及夢想擁有一套房子的低收入人群,不過投資者和投機者也在涌入。
9月28日,中國富豪王健林表示,中國房地產目前的市場泡沫是歷史上最大的泡沫。
那對全球經濟可能是壞消息。很多經濟學家估計,房地產及相關領域——比如建筑業、水泥生產或家具制造——占中國經濟活動的約五分之一。如果這個泡沫破裂,這個支柱可能會很快消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