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底起非居民用氣價可上浮兩成 進行價格市場化改革
2016/9/27 10:52:18 來源:財經綜合報道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1月底起非居民用氣價可上浮兩成 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有望參與定價天然氣價格的市場化改革將在今年冬季迎來一次突破。9月23日,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60111月底起非居民用氣價可上浮兩成 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有望參與定價
天然氣價格的市場化改革將在今年冬季迎來一次突破。
9月23日,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601857.SH/00857.HK,下稱中石油)和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共同主辦了天然氣冬季保供市場交易研討會(下稱交易研討會)。
新華社報道稱,國家發改委價格司相關人士在交易研討會上表示,2016年冬季調峰氣價將在20%的范圍內上浮,上游企業需要與下游企業充分協商提價。同時還表示天然氣價格改革的最終目標是全面市場化,交易市場的建設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舉措。
去年11月20日,發改委頒布《關于降低非居民用天然氣門站價格并進一步推進價格市場化改革的通知》(下稱《通知》),全國非居民天然氣用氣門站價格下調至0.7元/立方米,《通知》稱,從即日起將非居民用氣由最高門站價格管理改為基準門站價格管理,允許供需雙方可以基準門站價格為基礎。但是只能協商下調價格:從2016年11月20日起可在上浮20%、下浮不限的范圍內協商確定具體價格。天然氣門站是指長輸管線的終點配氣站,即城市燃氣接收站。
《通知》還明確要求,非居民用氣業務加快進入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計劃用2-3年時間全面實現非居民用氣的公開透明交易。
9月13日,商務部發布《關于申請公開部分企業原油、成品油進出口資質信息的統一答復》文件,稱商務部未批準任何一家交易市場從事原油、成品油交易,也未核準任何交易場所原油、成品油進出口資質。
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批準建設,于2015年3月4日在上海自貿區注冊成立,注冊資本金10億元,屬合資有限責任公司。其股東包括新華社、“三桶油”以及申能集團、北京燃氣、新奧燃氣、中國燃氣、港華燃氣和華能集團總共10家單位。其中新華社控股的中融投資持股33%,“三桶油”持股比例各為10%。
中國乃至整個亞太地區的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在國際石油天然氣領域定價權和影響力有限,目前,對全球天然氣價格影響比較大的有美國的亨利港HenryHub交易中心和英國NBP交易中心。英國的NBP實施混合定價機制,天然氣價格同時與原油價格和天然氣現貨價格掛鉤,但以前者為主。
“以價格工具調整天然氣供需市場是正常也是健康的選擇。”卓創天然氣分析師劉廣彬告訴界面新聞記者,如果天然氣交易中心能夠吸引足夠多的企業成為會員,該交易中心形成的價格將接近市場的標桿價,可以直接反映天然氣的實際供需狀況,對天然氣市場形成較大影響。
新華社報道稱,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常務副總經理郭旭在交易研討會上表示,交易中心已為提供冬季調峰氣交易做好準備,上下游企業可以通過線上交易平臺對氣量、價格進行公開的掛單交易,交易經雙方協商達成后,供氣方將優先確保成交氣量的供應。
“北京在去年冬季最高日用氣量曾經達到1億立方米/日,峰谷差距達12倍,這在其他國家也很罕見。”劉廣彬告訴界面新聞記者,包括河北保定、廊坊和滄州在內的河北省京南八市通過“煤改氣”項目,2017年1月的采暖用氣也將達到1000萬立方米/日左右。
他認為,2016年冬季分布在京津冀地區的大中型城市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氣荒”,主因仍是調峰儲備設施不足、用氣峰谷差距過大等。
此前在國家發改委組織的冬季天然氣市場供需協調分析會上,來自“三桶油”的參會人士已表示,由于華北“煤改氣”項目的快速推進和新增電廠用氣增加,今冬明春的天然氣供應很有可能出現短缺。
劉廣彬指出,盡管“煤改氣”項目在2015年得到很大推進,很多地方政府出臺了相應的獎懲措施,但天然氣還是優先保證居民使用,所以當供氣量不足時,“煤改氣”等工業用戶可能會受到限氣或者斷供的影響。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