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鋅的冶煉工藝流程及產業鏈結構分析
2016/6/15 10:33:3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一、鋅的特性及用途鋅(化學符號Zn),原子序數為30,是一種淺灰色的過渡金屬元素。金屬鋅呈現銀白色,具有反磁性,密度(7.14g/cm3)略小于鐵,呈現六邊形晶體結構。鋅在常溫下硬而易碎,在100至150°C下具有一定韌性。當溫一、鋅的特性及用途
鋅(化學符號Zn),原子序數為30,是一種淺灰色的過渡金屬元素。金屬鋅呈現銀白色,具有反磁性,密度(7.14g/cm3)略小于鐵,呈現六邊形晶體結構。鋅在常溫下硬而易碎,在100至150°C下具有一定韌性。當溫度超過210°C時,鋅重新恢復脆性,易敲碎。鋅的熔點(420°C)和沸點(900°C)較低,除了汞和鎘以外,它的熔點是所有過渡金屬里最低的。鋅化學性質活潑,在空氣中易被氧化生成致密的堿式碳酸鋅薄膜(ZnCO3-2Zn(OH)2),可阻止進一步的氧化,具有一定的防腐作用。
由于鋅具有良好的導熱、導電性,同時具有低熔點,易于加工,廣泛應用于工業領域中,在大宗工業金屬中,其消費量僅次于銅和鋁。主要的下游消費包括有防腐蝕鍍層、黃銅、鋅基合金、鋅板、顏料等。主要的合金包括鋅與銅、錫、鉛等制備黃銅合金,用于機械制造業;鋅與鋁、鎂、銅制造壓鑄合金,運用于各種精密鑄件。
二、鋅的冶煉工藝流程
鋅在自然界中,主要分為硫化礦和氧化礦,多以硫化礦存在,氧化礦一般是由于硫化礦的長期風化產生的伴生礦。礦石種類主要有閃鋅礦、菱鋅礦、異鋅礦以及纖鋅礦。礦山原料產品主要來自兩個方面:鋅礦、鋅與其他金屬的伴生礦以及再生鋅。一般來說90%以上的鋅源于礦山開采,全球80%以上的鋅礦是需要從地下進行開采的,只有8%左右的礦山是使用露天開采。礦石品位方面,典型鋅礦品位在7-10%之間,高品位可達到20%,主要的鋅礦包括有閃鋅礦等。
火法冶煉鋅工藝流程圖
濕法冶煉鋅工藝流程圖
冶煉初級產品主要包括有精鋅、鋅材鋅合金以及鋅基化合物。鋅的主要冶煉方法有兩種:火法冶煉以及濕法冶煉,目前全球鋅冶煉總產量的80%以濕法冶煉為主。濕法冶煉步驟首先采用酸性溶劑將鋅從物料中溶解得到鋅鹽溶液,再采用合適的方法和試劑從溶液中還原制備金屬鋅。火法冶煉過程:首先焙燒鋅精礦得到性能良好,顆粒均勻的金屬鋅氧化物,再加入活性炭材料還原劑熔煉得到金屬鋅,最后高溫精餾,揮發鋅蒸汽,在冷凝器中得到液態鋅,澆筑制備鋅錠的過程。鋅的深加工產品主要用于建筑業、汽車、交通、輕工業、機械軍工以及電力方面。
三、鋅的產業鏈結構
鋅產業鏈主要由三部分構成:上游礦山企業、中游冶煉企業以及下游消費企業。在各個環節中,礦山企業的盈利來自于鋅精礦價格與開采成本差,中游冶煉商的利潤來自附屬金屬價值以及TC/RC(粗煉/精煉費)。鋅精礦的價格是由LME鋅價格與TC/RC價格共同決定的:鋅精礦價格=LME鋅月平均價×鋅精礦品位×回收率-TC/RC-其他計價金屬價格。
鋅產業鏈結構圖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