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國裝飾建材家居行業發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2016/4/29 10:31:1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有利因素①國民經濟持續增長,居民收入快速提高近年來, 我國國民經濟總體保持了穩定增長, 2014 年我國 GDP 總值為 636,463億元,同比增長 7.4%(按可比價格計算) ;2014 年國內社會消費品零售額 262,3(1)有利因素
、賴窠洕掷m增長,居民收入快速提高
近年來, 我國國民經濟總體保持了穩定增長, 2014 年我國 GDP 總值為 636,463億元,同比增長 7.4%(按可比價格計算) ;2014 年國內社會消費品零售額 262,394億元,較 2013 年實際增長 10.9%(按可比價格計算) ;其中建筑及裝潢材料類零售額達 2,815 億元, 同比增長 12.42%, 家具類零售額 2,273 億元, 同比增長 16.09%③,仍然保持較高增速。2014 年全國網上零售額 27,898 億元,較 2013 年增長 49.7%。
隨著國民經濟的增長,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居民購買力提升,有利于裝飾建材家居市場的持續發展。
、诔擎偦M程不斷加快
當前我國經濟進行結構調整,我國政府堅持鼓勵促進消費的政策取向,提高消費在 GDP 中的貢獻率。而城市是消費的主要載體,加快城鎮化進程成為擴大內需的戰略性選擇。 自 1982 年至 2014 年, 我國城鎮化率由 20%迅速躍升至 54.77%④,但與發達國家 80%以上的水平比較, 差距仍然較大, 提升空間較大。 未來五至十年,中西部城市群將成為我國城鎮化發展的突出亮點,將形成新的市場商圈和消費市場。
③消費需求升級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中產階層以上群體不斷擴大,消費需求升級推動裝飾建材家居市場快速增長。隨著消費觀念和消費結構的變化,我國居民更加注重住房的品質,消費層次穩中有升,對中高檔裝飾建材家居產品的需求持續增長。
。2)不利因素
我國裝飾建材家居市場整體發展水平仍然較低,主要表現在缺少行業監管,不能有效保障商戶和消費者權益,市場管理服務需要全面提升。隨著市場規模日益擴大,功能逐步完善,裝飾建材家居品牌市場需要不斷提高管理服務水平,進行差異化營銷,完善售后服務,滿足商戶和終端消費者的不同需求。
裝飾建材家居市場行業的上游行業為裝飾建材家居材料行業,下游直接客戶為商戶,最終客戶為城鄉居民、裝飾公司和房地產企業等。
。1)與上游行業的關聯關系
一方面,裝飾建材家居市場的發展帶動了裝飾建材家居材料行業的快速發展。
另一方面,裝飾建材家居生產廠家不斷推出品質更高的裝飾建材家居材料,對裝飾建材家居市場也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2)與下游行業的關聯關系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特別是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長和房地產業的迅速發展,促進了裝飾建材家居市場的發展。
自 2009 年以來,國內部分城市投機購房需求過熱,房產價格快速上升,影響國內經濟的正常發展。2010 年 4 月至今,國務院相繼下發《關于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 (國發[2010]10 號) 、 《關于進一步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 (國辦發[2011]1 號) 、 《關于繼續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 (國辦發[2013]17 號)等文件,出臺了一系列房地產調控政策和限購措施,通過實行差別化住房信貸和稅收政策、試點征收并逐步推廣房產稅、部分城市住房限購等政策,要求各級政府采取切實措施,堅決抑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增長,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2004-2016年我國房地產投資累計完成額
從中長期來看,國家現階段實施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有利于促進房地產市場的穩定健康發展,對裝飾建材家居市場行業不構成消極影響。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所調控的是投資、投機性需求,而裝飾建材家居市場所面向的主要是真實住房需求(包括剛性住房需求、改善性住房需求和二次裝修需求) ,此類需求受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的影響較小。
從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導向來看,在抑制投機投資性購房需求的同時,國家加快實施保障房建設政策,通過政策指導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和中小戶型供給,優先供應保障性住房建設用地,滿足城鎮居民的真實居住需求。在保障房建設方面,國家提出了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的要求,公租房、經濟適用房、安居房的供應量大幅增加。
2012 年 7 月,國務院發布《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范全文》 ,明確提出到 2015 年增加廉租住房不低于 400 萬套,新增發放租賃補貼不低于 150 萬戶,人均住房建筑面積 13 平方米左右;公租房增加不低于 1,000 萬套,且單套建筑面積以 40 平方米的小戶型為主。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網站披露, 2014年新開工保障房數量超過 700 萬套,預計建成 480 萬套,預計到 2017 年,全國棚戶區改造共完成 1,500 萬套,到 2020 年預計共完成 3,760 萬套棚戶區改造,促使1 億人口搬出棚戶區、城中村。2011 年《國務院關于城鎮保障性住房建設和管理工作情況的報告》提出, “十二五”期間,國內城鎮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住房3,600 萬套(戶),到“十二五”末,全國保障性住房覆蓋面達到 20%左右,力爭使城鎮低收入和部分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得到基本解決,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后的大面積住宅將催生對裝飾建材家居市場的巨大需求。
此外,國務院《關于繼續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 (國辦發[2013]17號)明確指出,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及用地供應。各級政府建立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設項目行政審批快速通道,提高辦事效率,加快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項目的供地、建設和上市,盡快形成有效供應。對中小套型住房套數達到項目開發建設總套數 70%以上的普通商品住房建設項目, 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在符合信貸條件的前提下優先支持其開發貸款需求。
國家鼓勵建設保障性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是以滿足城鎮居民剛性居住需求為目的。此類住房由于價格相對低廉,將為消費者節省可觀的購房支出,在一定程度上轉化為裝修裝飾需求,拉動裝飾建材家居的市場需求。
自住型需求(包括首次購房者、改善性購房者和新婚群體)是裝飾建材家居行業的主要客戶群體。自 2010 年開始實行房地產調控至今,首次購房者作為剛性需求消費群體,是房地產調控的重點保護對象。與投資性購房者不同,首次購房者擁有強烈的自住剛性需求,所購房屋是用于自己居住,而非投資,因此首次購房者的房屋空置率很低。由于經濟實力有限,首次購房者所購買的大多為保障性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
首次購房者在拉動裝飾建材家居消費的同時,也對裝飾建材家居生產企業的發展提出更高要求。受收入水平限制,首次購房者所購買的房屋面積普遍較小,較小面積住房的裝飾家居成為裝飾建材家居行業的消費主流,且個性化要求普遍較高。裝飾建材家居產品需要獨特品位設計、產品自助 DIY 組合、產品風格多樣化,中高端裝飾家居逐漸成為市場主流,而中高端裝飾建材家居賣場也更具備競爭力。
另一方面,改善性購房者作為自住型需求的重要群體,購房消費呈上升趨勢。
隨著居民生活質量的不斷改善,改善性購房者逐漸從“居者有其屋”轉向“居者優其屋” ,居住品質的要求日益提高, “家”的概念不僅溫馨愜意,更能提供一種改善性群體的精神需求。改善性購房者的購房面積較大,住宅級別較高,往往為高檔住宅、花園洋房以及各類別墅等,從而對于中高端裝飾建材家居需求更為強烈,消費支付能力較首次購房者也更強,日益成為裝飾建材家居市場的重要最終客戶。
綜上,從長遠來看,國家推行的房地產調控政策有利于控制房價漲幅,支持滿足住房剛性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也有利于裝飾建材家居行業的持續穩定發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