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中國證券行業競爭情況及影響發展因素
2016/3/23 10:36:1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中國證券行業從無到有、從無序到逐步規范,進入相對快速的發展階段,證券公司之間的競爭激烈程度不斷提高,并呈現出以下特征: (1)傳統業務競爭日趨激烈,積極探索創新業務模式 中國證券行業各傳統業務在金融產品和金融工具相對較少的情況下, 同質中國證券行業從無到有、從無序到逐步規范,進入相對快速的發展階段,證券公司之間的競爭激烈程度不斷提高,并呈現出以下特征:
(1)傳統業務競爭日趨激烈,積極探索創新業務模式
中國證券行業各傳統業務在金融產品和金融工具相對較少的情況下, 同質化現象明顯、競爭激烈。其中,作為證券行業主要收入來源的經紀業務,同質化程度較高,隨著新設營業部的放開、非現場開戶、一碼通賬戶系統建設等政策的影響,以及其他理財產品的替代效應,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投資銀行業務在中小項目井噴和大項目減少的背景下,部分證券公司采取差異化競爭策略,在爭取大項目的同時著力發展中小項目,使得投行業務競爭變得更為充分,并逐步成為重要收入來源。自營業務由于受股票二級市場行情影響,收入波動較大。資產管理業務隨著政策的放松發展迅速,各證券公司對資產管理業務也更加重視,競爭相對市場化,大型證券公司在人才、銷售渠道等方面具有相對優勢。總體來看,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傳統業務正逐步轉型,各業務盈利模式也在不斷改進和完善。
(2)部分優質證券公司初步確立了行業領先地位
中國證券行業在綜合治理后整體進入快速成長時期, 但無論從資本實力還是創新業務布局上,部分風險控制能力強、資產質量優良的證券公司初步確立了行業領先地位。尤其在目前以凈資本為核心的監管環境下,優質證券公司通過增資擴股、合資合作、并購重組、發行次級債、IPO發行、借殼上市等方式進一步充實了資本金,在資本規模上已形成較大的競爭優勢。在創新業務方面,部分優質證券公司由于取得創新業務試點資格和籌備的時間較早,在包括直接投資、股指期貨套保、融資融券業務以及國際業務上已大幅領先于其他證券公司。
(3)證券行業對外開放正有序推進,競爭更為激烈
(4)金融業內外部環境變化,促進新的競爭形態
隨著金融業中銀行、保險、證券、基金、信托等子行業快速發展和相互滲透,各子行業間的合作和競爭形式日趨多樣化和白熱化, 除證券行業外的其他金融子行業利用其客戶、渠道、資金等方面的優勢逐步加劇了在資產管理、投資銀行等業務方面與證券行業的競爭。
一 影響中國證券行業發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1)宏觀經濟的平穩較快增長和投融資需求的日益增長
中國經濟在 2002 年至 2015 年期間國內生產總值從 120,333 億元增長至676,708 億元,宏觀經濟實現平穩較快增長,成為證券市場高速發展的主要驅動因素。穩定的宏觀經濟預期將為證券行業未來快速發展奠定基礎、提供動力。隨著中國宏觀經濟的平穩較快增長和直接融資比重的不斷提升, 我國證券市場未來發展空間依然巨大。而伴隨金融創新速度的加快,新的投資工具和業務類型的增加也將為中國證券行業提供更多發展機會。
中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率和 GDP 情況
(2)積極的產業政策導向和良好的政策環境
在積極的產業政策導向和良好的政策環境下, 證券市場為國民經濟服務的深度和廣度都將得到提升。作為證券市場最主要的參與主體,證券公司將獲得廣闊的發展空間。
(3)證券行業的創新發展
2014 年隨著金融行業等大盤藍籌股的快速上漲和融資融券業務快速發展,市場成交量和成交金額均出現了大幅提升,融資融券業務凈收入占比進一步提升。2015 年股票市場大幅波動,市場成交量和成交金額繼續不斷放大,證券行業收入也隨之大幅提高。
中國證券公司各業務收入結構圖
2、不利因素
(1)資產規模總體偏小,抵御風險的能力較弱
截至 2015 年 12 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達 199.30 萬億元;而同期證券公司總資產僅為6.42萬億元,僅占銀行業總資產的 3.22%。中國證券公司凈資本總體較小,整體抗風險能力相對其他金融機構較弱,尤其是凈資本較小的證券公司。
中國證券公司總資產和凈資本發展情況
(2)業務模式和收入結構相對單一,創新能力不足
目前中國證券行業收入仍主要依靠經紀、自營和承銷保薦等傳統業務,向客戶提供兼并收購、受托資產管理、投資咨詢、基金管理等全方位的綜合金融服務能力有限,其業務模式和收入結構相對單一。
(3)專業人才儲備不足
證券行業屬于資本密集型行業,更是人才密集型行業,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是行業發展的核心力量。人才的培養影響著證券公司轉型步伐,證券公司管理人才和業務人才的缺乏成為阻礙中國證券公司發展的主要障礙之一, 尤其是缺乏掌握現代金融工程知識的專業人才限制了我國證券市場的金融創新。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