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2月沿海煤炭市場分析:仍保持供需雙低
2016/2/25 8:50:2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2月份,處于春節用煤淡季,電廠日耗低位,存煤可用天數高企,造成煤炭需求平淡,到港船減少,煤炭交易量大幅減少。這個情景仿佛又回到了去年春節期間,但是與去年港口煤2月份,處于春節用煤淡季,電廠日耗低位,存煤可用天數高企,造成煤炭需求平淡,到港船減少,煤炭交易量大幅減少。這個情景仿佛又回到了去年春節期間,但是與去年港口煤炭壓港不同的是,煤炭企業發運量也保持低位,與港口煤炭調出數量基本保持平衡。今年春節前后,包括春節期間,北方秦皇島、唐山等發煤港口并未出現煤炭壓港的景象,沿海煤炭市場供需保持雙低。
北方四港(秦皇島、唐山、天津、黃驊)是中國重要的煤炭樞紐港,四港主要依靠大秦線、朔黃線、黃萬線供應煤炭,下水煤炭主要為動力煤炭,還有一小部分為煉焦煤。去年四港合計發運煤炭5.67億噸,占全國北方港口煤炭發運量的92%。用戶范圍囊括遼寧、山東、華東、華南、沿江等地電廠、冶金、化工、建材等用戶,發煤企業遍布山西北部、內蒙西部、陜北以及寧夏等地發煤礦站,其中神華、中煤、同煤、伊泰集團等四大家發運的煤炭占煤炭中轉量的70%。環渤海四港在北方11個運煤港口中作用突出,尤其秦皇島和黃驊港的煤炭裝卸情況和場存變化被業內人士稱為煤炭市場的“晴雨表”和煤炭價格的“風向標”,甚至可以稱得上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
今年,秦皇島港運輸形勢不容樂觀,需求低迷和貨源分流等雙重壓力困擾著該港的發展,造成一、二月份秦港煤炭裝卸數量大幅減少,場存持續低位徘徊,煤炭吞吐量在北煤南運中的比例由去年的35.6%降到今年一、二月份的30%左右。而一、二月份,受資源增加影響,黃驊港運量呈現增長態勢,占北方港口的占比由去年的19%提高今年的27.5%;其他港口京唐港、曹妃甸港市場份額變化不大,煤炭調進量和調出量保持雙雙低位。目前,秦皇島港煤炭接卸量和每日發運量相當于去年同期的一半左右;設計堆存能力為950萬噸的堆場,存煤數量保持在350萬噸左右;曹妃甸港存煤保持在150萬噸左右,存煤也處于低位。在周邊港口煤炭運輸能力不斷提高的情況下,秦港煤炭調進、調出和存煤數量大幅減少,市場份額有所下降。
去年和前年的春節期間,受下游需求萎靡,到港船舶數量劇減影響,秦皇島港和曹妃甸港發運量大幅下降,存煤數量飆升。去年2月18日,秦皇島港存煤一度超過863萬噸,曹妃甸港存煤一度達到844萬噸,造成港口發運不暢、運輸出現堵塞。那時,在春節即將到來,煤炭需求轉淡之際,煤企逆市場走勢,積極生產,鐵路部分加快發運,促使大量暫時無計劃、無銷路、無市場需求的煤炭被運到港口,造成沿海煤炭市場供大于求壓力加大。隨后,有關部委出面,開展礦、路、港、航、電聯合疏港,經過了長達兩個月的疏運,并借助大秦線檢修利好因素,加快了煤炭疏運。到了去年4月27日,秦港存煤降至593萬噸,曹妃甸港存煤降至635萬噸,緩解了煤炭壓港壓力。今年港口發運形勢卻完全不同,市場低迷之下,煤企不再盲目的發運,而是更加理性的生產和銷售煤炭,根據市場形勢和下游實際需求組織、銷售煤炭。今年以來,山西、內蒙等地煤企通過加強與鐵路部門的聯系和協調,積極控制煤炭產量和銷售量;著重對有計劃的長協用戶組織發運。嚴峻的供需形勢,發煤企業能夠更加理智的發運煤炭。發煤企業發揮路港貿合署辦公作用,與鐵路部門一起,提前了解電廠日耗情況和預報船舶情況,以及港口存煤情況,及時增減車流,搞好車船貨的有效銜接,加快港口場地、垛位的周轉,避免了煤炭積壓。
煤價倒掛之下,市場戶運量減少,交易量下降明顯。在北方港口中轉下水的主要為:主力煤企和大型電廠之間的交割,真正的市場煤交易量很少。中小戶和貿易商銷售、發運市場煤的積極性降低,發運數量也在減少。目前,同煤、中煤、神華、伊泰等四大主力以及中型煤企主要銷售和運輸長協煤炭,發運的市場煤很少。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