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線城市住宅庫存全部降至十個月以下 上海只夠賣3.7個月
2016/2/24 8:48:2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在節前“降首付”、節后“降契稅”兩波利好政策的刺激下,全國范圍內樓市大分化的趨勢進一步加劇:一線城市庫存大降,房價持續瘋漲,而亟待去庫存的三四線城市房價卻仍“在節前“降首付”、節后“降契稅”兩波利好政策的刺激下,全國范圍內樓市大分化的趨勢進一步加劇:一線城市庫存大降,房價持續瘋漲,而亟待去庫存的三四線城市房價卻仍“未見底”。
據報道,綜合機構最新數據和受訪業內人士的看法來看,2016年的樓市,將呈現一線堅挺、二線復蘇、三四線持續承壓的局面。而相應的,房價也將在城市分化、區域分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一線城市房價“不封頂”
市場機構克而瑞的最新數據顯示,一線城市住宅庫存全部降至十個月以下,上海只夠賣3.7個月。具體來看,截至2016年1月,上海商品住宅消化周期已經降至3.7個月;北京的消化周期為9.2個月;廣州的數據顯示為7.5個月;深圳商品住宅消化周期為8.7個月。
稱,庫存難題似乎特指三四線城市,與一線城市沒有半毛錢關系。遠離庫存難題的一線城市,房價還在延續去年年尾的漲勢,繼續“高開高走”。
來自上海鏈家的數據顯示,1月上海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3.59萬元/平方米,環比上漲6.9%,同比上漲24.9%。這個數據也創出了上海商品住宅均價的歷史新高。
年前首付門檻的降低及年后房地產交易環節契稅、營業稅優惠政策的出臺,雖然主要針對的并非一線城市,但市場心理開始發生變化,一線城市二手房交易已進入“賣方市場”,更多房東開始惜售觀望,市場房源越來越少。
過去一年,上海以超過1.4萬億元的總成交金額成為全球最大房地產市場,成交量也創出歷史新高,成交均價同比上漲18%,而對于市區的中高端樓盤成交均價同比不乏超過50%的增加。比如普陀位于中環的某樓盤,一套140平方米的房屋,2015年初銷售價格為500萬元,今年初則賣到了800萬元。
澎湃新聞援引易居智庫研究總監嚴躍進稱,上海去庫存周期明顯偏小,這是上海近期房價瘋狂上漲的重要原因所在。從實際情況看,上海目前最大的問題不是去庫存,而是需要積極補庫存。否則后續房價上漲的壓力會繼續增大。
此外,援引亞豪機構統計數據稱,今年1月北京純商品住宅共實現成交6462套,成交面積67.37萬平方米,環比分別下滑34%、37%,同比分別增加28%、16%。與此同時,1月北京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3.04萬元/平方米,環比、同比均出現下滑。雖然相比2015年年底的成交旺局,1月成交量有所下滑,但是與去年同期相比卻處于高位水平。
亞豪機構市場總監郭毅分析認為,每年的1月與2月份由于受到“春節大遷徙”的影響,北京房地產市場均處于一年內的低位水平,但是從同比數據來看,2016年的1月成交情況可以稱得上是“高起點”。
深圳房價繼續高歌猛進。根據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發布的數據,1月深圳新房成交均價再攀新高,已達4.65萬元/平方米,同比上漲74.27%,環比增長9.51%;二手住宅1月共成交15159套,同比上漲74.12%,環比增長19.43%。
《人民日報》今日刊發時評稱,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有著鮮明的地域特點,房價過高和庫存過多都不是全局性問題,解決問題要因地施策,留下彈性空間。比如,此前出臺的降低購房首付、契稅和營業稅的政策,就把北上廣深等地排除在外。同理,化解庫存既沒有萬能藥,也沒有速效藥,各地結合實際探索出的經驗,才最有效。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