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奶業2020年將進入第二個黃金高峰期
2016/1/8 8:58:5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最近有言論認為中國不適合養牛,我們來談談中國到底適不適合養牛。首先就是我們國家土地面積很大,但是人均占有量不足,而且可用的耕地有限,適合養牛的地方也不多,因此中國是否適合養牛
最近有言論認為中國不適合養牛,我們來談談中國到底適不適合養牛。首先就是我們國家土地面積很大,但是人均占有量不足,而且可用的耕地有限,適合養牛的地方也不多,因此有很多人認為國內不適合養牛。
這兩年我們的養殖成本非常高,也就造成奶價非常高。而國際的平均奶價比我們要低大概30~40%,新西蘭奶價更低。這樣的言論下,再加上中國的土地、空氣和水污染比較嚴重,因此很多人認為中國不適合養牛。
但是,我認為,我們中國是非常適合養牛的。從歷史上來看,我們2004年之前,中國原奶的平均價格比世界平均價格要低。04年到08年的時候,中國原奶的價格與國際平均價格相當。08年之后,中國的原奶的價格才開始漲起來。那么,這是為什么呢?
這是由于我們過去的養殖規模比較少(小),我們以散養為主。因此,成本比較低。08年之后,我們中國轉向了規;B殖。與此同時,世界糧食的價格開始大幅上漲。中國的規;B殖,由于發展相對比較快,而且整體以規;⒋笮鸵幠;B殖為主,中型規模化養殖以小區模式為主。那么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的養殖成本非常高,原因是我們配套的整個服務體系沒有建立起來。我們在發展規劃的時候,我們的整個配套體系下還不夠完善。
中國的養殖成本可以降下來
目前,我們的養殖成本比較高,但實際上從長期來看,我們認為中國的養殖成本是可以降下來的。
一方面,就是我們的整個的配套的產業體系,包括牧草的種植,包括防疫,包括整個上游產業鏈的管理等方面的搭建都能夠極大地降低我們的養殖成本。
另一方面,中國的奶牛養殖處在一個跟國際全面接軌的發展階段。從資源的這種優勢比較來看,中國人多地少,這樣的一個背景下,我們不具有跟國際奶牛養殖有明顯的競爭優勢。但是隨著我們的整個產業體系的完善(搭建起來),我們認為中國的這種奶牛養殖在世界具有比較的競爭優勢,換句話來說,中國奶牛養殖的成本和價格我們可以跟歐洲相當。
當前,在政府特別高層還有一些專家,包括一些企業那里,認為中國的奶牛養殖不具有國際競爭性,因此我們未來依靠進口來解決國內的這個需求問題。這個觀點是錯誤的,我剛才已經解釋過,我們的養殖,長期來看是具有一定競爭優勢的。
但是,對于我們來說,首先要度過這幾年產業轉型調整的一個發展階段。當前產業轉型發展面臨的幾個問題。第一,我們配套的這個產業體系搭建,特別是如何改變農業種植結構來推動整個牧草種植的發展;第二,就是實現土地流轉,推動農民的積極性提升和整個種植、養殖成本的降低;第三,我們的整個系統化的這種發展如何進一步成熟。
我們知道,這些年我們培養了大批的牧場管理人才,這為我們牧場的管理和管理成本的降低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項工作用了多少年的時間呢?我們大概用了5~7年的時間,我們知道第一個規;翀霈F代牧業發展至今,實際上為中國培育了很多的牧場管理人員。同時我們也看到很多的機構、企業,包括雀巢正在做牧場管理培訓等方面的公益工作,這為我們整個牧場管理在未來降低成本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我們中國現在大型牧場用的苜蓿草主要是依靠進口,而且主要是從美國進口,大概三千多塊錢一噸,國產的苜蓿草大概兩千多塊錢一噸。我們知道,我們的牧草種植成本或者說它的價格波動會直接影響到生鮮乳的價格。如果我們的牧草,特別是苜蓿草能降到兩千塊以下,那么我們整個生鮮乳的價格就能降低一塊錢,那么這樣的話,我們原來的這個價格跟國際特別是跟歐盟相比,就具有一定的競爭性。
另外,我想跟大家講講關于中國的土地、水和空氣污染的問題。實際上這是中國工業化發展的一個必然代價。我們從歐洲、美國,包括日韓都看到了這么一個發展歷程。一個國家的工業化發展必將伴隨著污染,而隨著工業化的完成并向著更高層次發展的過程中,空氣、水、土地的污染問題是可以得到解決的。同樣,消費者這種意識問題也是有歷史階段性的,將隨著我們的整個產業結構升級調整得到改變的。
那么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未來的中國奶牛養殖,第一從成本上來說,我們具有一定的競爭性,這是由于我們當前歷史發展階段所決定的。我剛才說了,04年我們比國際低,08以后我們比國際高,原因是我們當前奶牛養殖處于一個轉型階段,當轉型完成以后,我們具備比較競爭優勢。那么第二個,從消費者角度或者說我們自己的信心來看,我們認為環境以及信心,它是一個歷史階段問題,隨著未來我們的環境好轉,我相信我們的整個消費信心會得到恢復,我們中國奶牛養殖業必將會躋身于世界先進乳業發展之林。
全球奶業與中國奶業的發展狀況
大家知道,這兩年我們奶牛養殖業經歷了非常慘痛的一個發展階段。我們面臨的三大問題,第一,國際市場跟我們國內市場的快速接軌,國際奶業與中國奶業快速接軌帶來的壓力;第二就是我們的產品成本,我們生鮮乳的成本和價格遠高于國際,這樣的一個壓力;那么第三個是什么呢?就是中國的消費者對本土奶制品信任缺失的壓力,那么這三個壓力是我們當前發展面臨的最主要的問題。
2015年世界范圍生鮮乳的產量大概是五億七千萬噸!五億七千萬噸!比2014年增長大概2.5%,但是整個市場的需求出現了一個明顯的下降。
在過去的五到十年里,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新興市場國家成為乳品消費的主要市場,包括中國、印度、東南亞、中東、南非、南美洲、俄羅斯等等。
08年金融危機以后,隨著美元的貶值,造成了新興經濟體國家先出現了通貨膨脹,隨后出現了滯漲,到今天為止出現了嚴重的通縮問題,這就造成了居民消費水平大幅下降。在這些國家里,乳品的消費水平出現了一個明顯的降低。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印度、中東、俄羅斯這些國家和地區乳品的進口出現了明顯的放緩甚至下降。
2014年的時候,中國的整個乳制品進口量約是193萬噸。2015年,我們預測整個進口量大概在180萬噸,整個乳品的進口量明顯下降。那么從國內情況來看的話,國內整個產量也出現了下降,我們看到的是按照統計局的統計,鮮乳的量是增長的,同比增長大概3~5%,但是奶粉的產量是下降的,大概幅度下降了60~70%。這個數據還沒有公布出來,但是我們認為大概下降那么多。
那么另外一方面,企業的庫存高企,2014年底的時候,我們判斷國內大型企業的奶粉庫存大概40~50萬噸。那么經歷了一年,今年到明年初奶粉的庫存大概還有20~30萬噸。這里包括伊利、蒙牛、哇哈哈、旺旺等等企業,還有一些非乳品的食品企業仍存在一部分庫存。
那么庫存的情況較2015年初有所緩解,有所下降。但是整個市場的庫存量仍然偏大。2015年底,企業的成品庫存呈現一個高企的態勢。特別是常溫的UHT奶庫存量偏大。
這主要是由于2014年中國經濟下行,中國居民消費出現了下降。實際上當前中國也是存在通貨緊縮的問題,那么從產品角度來看的話,這幾年中國乳品消費量的增長,主要是來自于三四線城市以下地區。14年以后,這些地區的消費量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造成了今年整個乳品的消費量表現疲軟,企業庫存高企。
那么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以成品形式進入中國市場的國際產品越來越多,今年的進口奶超過了40萬噸,預計明年能達到60萬噸;進口的嬰幼兒配方奶粉超過14萬噸,明年預計也超過20萬噸。這種成品的進口進一步瓜分國內(乳品)的消費市場。
還有就是這些年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實際上對國內消費市場產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最嚴重的就是2011年,中國出現了皮革奶事件和蒙牛的M1事件,直接讓國內的很多消費者轉向了植物蛋白飲料,一部分消費者轉向了進口奶,所以說進口奶從2011年以后快速增長。那么2011年以后,還有一個產品快速增長,那就是植物蛋白飲料,大家都知道六個核桃,包括露露。在三四線城市以下地區的消費者對奶的消費更多的是一種是營養品,是一種禮品消費。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由于2014、2015年國內整個乳品消費的下滑,造成了第一就是我們整個生鮮乳的使用大幅下降;第二就是2013年奶荒后,企業的產品結構調整,使得奶粉替代了奶作為主要原料,這又進一步加劇生鮮乳的使用量下滑。
從2011年以后,中國的奶牛養殖業其實一直處于一個不穩定發展階段,總體表現為散戶和小規模養殖退出市場,而規;焖侔l展。但是規;焖侔l展的速度不如小規模養殖和散戶退出的速度快,所以造成了2013年奶荒。2013年奶荒后,2014年企業由于使用了奶粉作為原料替代了生鮮乳,就造成了國內生鮮乳整體銷售不暢。同時,國際上也出現了供過于求的情況,所以,就造成了今天我們這樣一個局面。
12年、13年我們看到的是大量的小規模養殖退出市場,表現為很多小區這種模式的養殖戶退出市場。而14年,我們看到的是一些中小規模養殖戶,是一些比較重點的中小規模養殖戶在退出市場。
進口奶粉對國內的沖擊,實際上更多的是在2013年奶荒之后。那么另外一層,由于國際奶粉的價格比國內要低很多,很多企業使用了這樣的原料,為了大幅降低成本,提高利潤,所以造成了當前的這種形勢。但是,11年以后到15年,中國整個規模化養殖發展的速度很快,但是從整體養殖比例來看,11~15年,我們奶牛養殖存欄總量和生鮮乳產量總量是呈下降趨勢的。
從11年到今年,整個消費量的增長我們認為幾乎沒有太大的變化。我剛才說了這些年中國消費量的增長來自于三四線城市以下地區,但是這種增長比較緩慢,幅度也比較小。在14年以后隨著三公消費,隨著禮品消費等等的抑制,隨著收入水平下降,居民自己消費購買意愿下降,所以在14、15年消費量下降是比較明顯的。
而11年以后進口原料和進口產品對國內產生了很大的擠占,這個比例越來越高,到14年的時候,我們打包原料粉進口量高達一百萬噸級,極大地擠占國內的整個生鮮乳的市場,從而造成了今天這樣一個比較復雜的局面。
生鮮乳價格將會上漲,國內幅度不會太大
我們認為今年,也就是2016年國際整個供求關系將在下半年出現一次調整,表現為產能調整。那么2016年下半年估計生鮮乳價格將開始反彈。到2017年國際生鮮乳價格變現為上漲,主要是由于供應調整比較明顯。我們看到新西蘭2015年到2016年奶季整個產量會下降5%,至少下降5%,歐洲在15年七八月份已經開始調整產能,美國產能也在快速調整。
但是從消費端來看,由于世界經濟整體不好,再加上人民幣升值等因素造成了整個需求的增長仍然疲軟,因此我們預計國際的生鮮乳的價格上漲呈現出一個平穩上升態勢,不會出現一個明顯的強勁的反彈大幅增長。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2015年益生菌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 下一篇:中國乳企投資澳洲奶粉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