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產能保供給攻堅戰打響 八大行業“僵尸”國企逐步退出
2015/12/29 8:33:3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從“三個一批”到出清“僵尸企業”,再到將“去產能”作為明年結構性改革任務之首,近期一系列舉措打響了去產能、保供給的攻堅戰。據悉,未來在處理“僵尸企業”以及化解從“三個一批”到出清“僵尸企業”,再到將“去產能”作為明年結構性改革任務之首,近期一系列舉措打響了去產能、保供給的攻堅戰。據悉,未來在處理“僵尸企業”以及化解產能過剩方面將出臺專項文件。業內人士認為,2016年是國企結構改革年,也是清退產能之年,推動企業減產能還需進一步推動市場化的兼并重組,提升整個企業的生產效率,而通過資本市場上重組和借殼則是有效途徑和手段,預計A股市場的重大重組將大大增加。
重拳出擊清退“僵尸企業”
目前,中國產能過剩問題嚴重。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更是把“去產能”列為2016年五大結構性改革任務之首。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在日前表示,要堅定處置“僵尸企業”,使產能和總需求大體均衡,止住產品價格下跌態勢,讓優質企業增強信心。堅持企業主體、政府推動、市場引導、依法處置,多兼并重組、少破產清算,做好職工安置,是去產能總的方針和原則。今后將制定包括不良資產處置、失業人員再就業等多方面配套的政策體系,對處置壓力大的地區給予專項獎補,并在資本市場等方面進行支持。
此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中明確提出,對不符合國家能耗、環保、質量、安全等標準和長期虧損的產能過剩行業企業實行關停并轉或剝離重組,對持續虧損三年以上且不符合結構調整方向的企業采取資產重組、產權轉讓、關閉破產等方式予以“出清”,清理處置“僵尸企業”,到2017年末實現經營性虧損企業虧損額顯著下降。有分析稱,這無疑為減虧、去產能定下了任務表和時間表。
近期,各部委也重拳出擊積極部署化解產能過剩。
12月26日,工信部副部長馮飛表示,對于化解過剩產能、處置僵尸企業,目前發改委和工信部正在研究和制定方案。具體操作路徑將以推進產業重組為主要方式,多重組、少破產。工信部日前提出,將開展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化解過剩產能試點。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