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第四季度中國光伏多晶硅市場運行情況分析
2015/12/29 8:33:3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根據海關最新數據統計,2015年11月份中國多晶硅進口量再度破萬,達到10028噸,環比大幅增加33.6%,主要是由于當月從韓國進口量重新回到峰值附近,到達4根據海關最新數據統計,2015年11月份中國多晶硅進口量再度破萬,達到10028噸,環比大幅增加33.6%,主要是由于當月從韓國進口量重新回到峰值附近,到達4687噸,占比為46.7%。而10月份總進口量的減少也是由于韓國部分多晶硅企業的停產檢修,從韓國進口量減少才導致總進口量下降。11月份進口均價跌至16.93美元/千克,環比降幅為2.5%,而同期從美國和德國月進口均價均為上漲,美國漲幅甚至高達51.7%,只有韓國跌破15美元降至14.20美元/千克,導致11月份整體進口均價下滑。由此可見,自韓國進口量的增減和進口價格的漲跌對進口總量和均價都起著絕對主導作用。
11月份自美國進口總量雖環比減少11.1%至474噸,但其中通過加工貿易方式進口達到331噸,占比明顯回調,高達69.9%。主要是由于8月31日后被截止的部分加工貿易手冊訂單經過特批后重新繼續執行,因此海關數據中仍有加工貿易進口出現。11月份總計不需征稅的非一般貿易方式進口多晶硅有2464噸,占當月總進口量的24.6%,這種免稅進口方式中主要是高達2292噸為“保稅區倉儲”的方式進關,需要引起監管部門重視。
另外,依舊值得注意的是,11月份從臺灣轉口進入國內的多晶硅量達到1004噸,在當月總進口量中占比仍高達10.0%,已經連續五個月超越美國成為中國第三大進口地區。眾所周知臺灣沒有多晶硅生產企業,但海關數據中臺灣卻作為原產地出現,一種可能是偽造原產地證,另一種就是需要征收高額關稅的美國將硅料轉口臺灣,加工成鑄錠出口中國大陸的規避行。據了解,近期臺灣從美國進口多晶硅量與臺灣進入國內的多晶硅量基本吻合,即臺灣從美國進口多晶硅幾乎全量轉入中國大陸,可見美國多晶硅通過臺灣轉口的規避現象日益猖狂。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