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風電光伏加快建設難替煤電 2015年棄風限電更嚴重
2015/12/24 8:35:2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棄風限電”與中國風電行業相生相伴,在風電裝機速度超過電網建設速度后,這一問題日益嚴重,經濟增速放緩又加劇了這一矛盾。12月22日,在國家電網公司(下稱國家電“棄風限電”與中國風電行業相生相伴,在風電裝機速度超過電網建設速度后,這一問題日益嚴重,經濟增速放緩又加劇了這一矛盾。
12月22日,在國家電網公司(下稱國家電網)關于新能源運行消納情況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電網新聞發言人、發展策劃部副主任張正陵表示,“近兩年經濟增速放緩,電力增速減慢,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今年新能源消納矛盾更加突出。”
根據國家能源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風電棄風電量175億千瓦時,同比增加101億千瓦時,平均棄風率達到15.2%,同比上升6.8%。
對于甘肅、新疆等“三北”(東北、華北、西北)地區,今年棄風限電的形勢更為嚴峻。有當地發電企業向媒體反映,風場的年累計限電比例高達40%以上,而新疆的風電平均限電率已超過30%。
為何今年會更加惡化?在張正陵看來,原因之一是電網發展滯后,新能源送出和跨省跨區消納受限,新能源富集地區不同程度地存在跨省、跨區通道能力不足問題,已成為制約新能源消納的剛性約束。
“國家先后頒布‘十二五’風電、太陽能發電等專項規劃,但‘十二五’電網規劃至今沒有出臺,新能源基地送出通道得不到落實。”張正陵表示。
目前,國家規劃了9千萬千瓦風電基地,其中7個在“三北”地區,目前僅安排了哈密、酒泉、蒙西等三個基地的跨區輸電項目。
數據顯示,甘肅酒泉風電基地裝機規模已超過1200萬千瓦、太陽能發電近600萬千瓦,但酒泉-湖南特高壓直流工程2015年5月才核準建設。國家電網預計,這一工程2017年才能投產,該電力外送通道建設滯后了2年-3年。
另一原因是,用電需求增長放緩,消納市場總量不足。張正陵表示,“新增用電市場已無法支撐各類電源的快速增長,導致新能源和火電、核電利用小時數均出現下降。”
根據國家電網統計的數據,2015年1-11月,國家電網調度范圍內用電量同比增長0.4%,增速同比降低2.6個百分點。但包括新能源在內的各類電源裝機仍保持較快增長。
截至11月底,國家電網調度范圍內電源總裝機同比增長9.9%,超過用電需求增速9.5個百分點。這造成1-11月,國家電網調度范圍火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利用小時數同比分別下降356、311、94、45小時。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