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大秦線運量減少5000萬噸 下降幅度超預期
2015/12/19 8:33:1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今年1-11月份,我國西煤東調主要鐵路:大秦線完成貨物運量3.64億噸(主要為煤炭),按照這個運輸進度,預計今年大秦線能夠完成貨物運量4億噸,同比去年減少發運今年1-11月份,我國西煤東調主要鐵路:大秦線完成貨物運量3.64億噸(主要為煤炭),按照這個運輸進度,預計今年大秦線能夠完成貨物運量4億噸,同比去年減少發運量5000萬噸。大秦線這個運量與2010年的運量相差不多。
大秦線投入運營以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煤炭需求快速提高。大秦鐵路不斷加快擴能增量,全力滿足下游用煤需求,一直保持運量增長的態勢。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下游煤炭需求受到影響,大秦線在2009年運量出現了小幅下滑,很快在國家救市措施的拉動下,下游煤炭需求很快轉好,為大秦線增加發運量奠定堅實基礎。2010年,大秦線發運量猛增至4.05億噸,比2009年增加了7500萬噸。此后,一直保持增勢。而今年,煤炭運量增長態勢嘎然停止,今年運量下降幅度超出預想。
1、下游需求萎縮。
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 調整,能源結構的改善,經濟發展已由以前的高速增長轉為低速增長,對煤炭能源需求逐年減少。國家治理霧霾,控制高污染行業發展,在水電、核電、特高壓等清 潔能源的沖擊下,“西電東送”、“西氣東輸”數量大幅增加,沿海地區對清潔能源需求增加,對外購電的采購大大提高;加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煤炭需求減少, 沿海地區海上調進煤炭大量減少,采購大秦線配套港口的煤炭減少,也間接減少了大秦線采購數量。
2、上游供給減少。
用戶的訂貨量減少,加之煤價倒掛,影響了大秦線運量。今年以來,下游煤炭需求不足、電廠日耗走 低,下游煤炭需求大幅減少,東南沿海地區對“三西”煤炭的訂貨量同比上一年有所減少,從北方港口拉運量大幅下降。為緩解市場供大于求壓力,國內大型煤企主 動減產、限產,減少煤炭供應數量;煤價倒掛的情況下,中小煤企、貿易商或是減少發運數量,或是退出市場,促使“三西”地區煤炭發運數量減少;今年,大秦線車流明顯減少,裝車效率下降,生產任務不飽和,不能滿負荷運行。
3、未來受蒙冀線的競爭影響,運量還將減少。
蒙冀線將于今年12月20日投產,投產后,內蒙優質煤炭從蒙冀線中轉將比大秦線運輸運距近很多,減少了鐵路運煤,因此,對于內蒙煤炭來說,由蒙冀線中轉下水遠比從地方鐵路轉運到大秦線下水更具有優勢。預計未來幾年,大秦線發運量還將有所下降。
明年,我國經濟保持低速增長的格局不會改變,隨著沿海各省市積極治理霧霾,控煤措施不斷出臺,下游煤炭需求逐年減少。國家加大環保整治力度,減少煤炭使用,控制煤炭消費;而水電、核電、太陽能發電以及特高壓輸電均在快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煤炭使用。綜上所述,下游煤炭需求持續萎縮,而蒙冀線投產、直達電廠運輸的增加,促使北煤南運不再緊張,對傳統的煤炭運輸格局形成強大挑戰。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