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局專家組驗收通過涪陵國家級頁巖氣示范區建設
2015/12/16 8:34:3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12月15日,記者從中石化集團獲悉,涪陵國家級頁巖氣示范區建設于12月11日通過專家組驗收,標志著涪陵頁巖氣田建成國家級頁巖氣示范區。該項目是中國第一個投入大12月15日,記者從中石化集團獲悉,涪陵國家級頁巖氣示范區建設于12月11日通過專家組驗收,標志著涪陵頁巖氣田建成國家級頁巖氣示范區。該項目是中國第一個投入大規模商業開發的頁巖氣田,實現了關鍵技術和裝備國產化。
12月10日-11日,受國家能源局委托,國際工程咨詢公司組織中國工程院、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國石油大學領導、專家一行,對涪陵國家級頁巖氣示范區進行檢查驗收。專家組認為,涪陵國家級頁巖氣示范區通過兩年多高水平、高速度、高質量、高效益的開發建設,成為中國頁巖氣勘探開發理論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的典范,涪陵頁巖氣田成為全球除北美以外最大的頁巖氣田,對中國頁巖氣勘探開發具有很強的示范引領作用,顯著提升了頁巖氣產業發展的信心,展示了頁巖氣勘探開發的良好前景,專家組一致同意涪陵國家級頁巖氣示范區建設項目通過驗收。
涪陵頁巖氣田是中國第一個投入大規模商業開發的頁巖氣田。2012年11月28日,中石化部署在涪陵焦石壩地區的焦頁1HF井放噴求產試獲日產20.3萬方高產工業氣流,實現了中國頁巖氣勘探重大突破;2013年1月9日,該井投入試采,日產氣6萬方,正式拉開中國頁巖氣商業開發的序幕。2013年9月,國家能源局批復設立涪陵國家級頁巖氣示范區,涪陵頁巖氣田正式啟動國家級示范區建設。
頁巖氣開發屬于世界級難題,國內沒有現成的基礎理論、工程技術、配套裝備、投運管理、施工經驗可供借鑒。面對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中石化江漢油田、勘探分公司按照國家能源局確定的“完善海相頁巖氣勘探開發技術體系、形成高效開發產業化模式、實現勘探開發重要突破、實現頁巖氣綠色開發”四個方面的示范區建設要求。
據介紹,涪陵國家級頁巖氣示范區建設完善了海相頁巖氣勘探開發技術體系。針對中國海相頁巖氣地表環境差、地質條件復雜等特點,創新提出“二元富集”理論,建立了選區評價標準;新集成以頁巖氣藏綜合評價、水平井優快鉆井、長水平井分段壓裂試氣、試采開發配套和綠色開發配套技術為主的涪陵頁巖氣開發技術體系,有效突破了頁巖氣勘探開發的技術瓶頸。實行差異化設計、精細化壓裂,平均單井測試產量超過30萬方/天;建立了116項頁巖氣勘探開發技術標準和規范,獲得國家專利39件,為中國頁巖氣大規模勘探開發奠定了理論和技術基礎。
同時,它也創建了適合頁巖氣高效開發的產業化模式。建立以“市場化運作、項目化管理”為核心的油公司模式,實現了在全球范圍內的資源優化配置,開發成本不斷下降,單井投資較初期減少20%;創新“井工廠”生產組織模式,生產效率不斷提高,創造了一系列工程施工的“涪陵速度”,鉆井、壓裂施工周期較初期減少40%左右;創立“標準化設計、標準化采購、模塊化建設、信息化提升”的地面建設模式,實現了頁巖氣地面集輸系統的工廠化預制、模塊化成撬、撬裝化安裝、數字化管理,樹立了頁巖氣田高效開發建設的典范。
此外,涪陵國家級頁巖氣示范區建設實現了關鍵技術和裝備國產化。研制了油基泥漿體系、高效壓裂減阻液體系,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成本較國外同類產品降低30%以上。研發了國內首臺步進式、輪軌式和導軌式鉆機、大功率3000型壓裂機組、連續油管作業車、帶壓作業車等大型裝備,以及螺桿、PDC鉆頭等鉆具組合和可鉆式橋塞等配套井下工具,實現了關鍵裝備和配套工具的國產化,打破國外壟斷,大批量投入現場應用,為中國頁巖氣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最后,涪陵國家級頁巖氣示范區建設也實現了頁巖氣綠色開發,做到了水體保護有效、廢水重復利用、污水排放為零,為中國制定頁巖氣綠色安全開發標準提供了依據。(來源:中國證券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