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虛擬現實技術(VR)硬件方面的現狀與未來發(fā)展目標分析預測
2015/12/1 8:34:10 來源:中國產業(yè)發(fā)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虛擬現實,又稱VR(virtualreality),是一種綜合利用計算機圖形系統(tǒng)和現實中各種接口設備,在計算機上生成可交互的沉浸式環(huán)境的技術,VR設備自然就是虛擬現實,又稱VR(virtualreality),是一種綜合利用計算機圖形系統(tǒng)和現實中各種接口設備,在計算機上生成可交互的沉浸式環(huán)境的技術,VR設備自然就是將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連接的入口。
虛擬現實技術具有3I的特征,分別是沉浸感(Immersion)、交互性(Interaction)和想象性(Imagination):
沉浸性,是指利用計算機產生的三維立體圖像,讓人置身于一種虛擬環(huán)境中,就像在真實的客觀世界中一樣,能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交互性,在計算機生成的這種虛擬環(huán)境中,人們可以利用一些傳感設備進行交互,感覺就像是在真實客觀世界中一樣,比如:當用戶用手去抓取虛擬環(huán)境中的物體時,手就有握東西的感覺,而且可感覺到物體的重量;
想象性,虛擬環(huán)境可使用戶沉浸其中并且獲取新的知識,提高感性和理性認識,從而使用戶深化概念和萌發(fā)新的聯想,因而可以說,虛擬現實可以啟發(fā)人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VR硬件:大眾化背景下性能、便攜、體驗一個都不能少
根據Digi-Capital的報告,AR/VR設備將于2016年前后開始從早期的實驗室、小規(guī)模使用或2B業(yè)務轉向大眾消費市場,為達到這一轉變的要求,AR/VR設備應當達到高性能、強續(xù)航、優(yōu)質視覺效果、沉浸感、實用性、靈活性、可穿戴和足夠便宜等七項技術基準。
近期AR/VR設備應當遵循的七項技術基準
現狀與理想有差距
基于上文中的VR技術標準,我們重點考察了現行VR設備上的交互性、續(xù)航能力、計算能力、視覺效果、延遲、價格等方面與技術標準的差距,結果表明現行VR設備在一些關鍵指標上尚未達到技術標準,未來如何突破這些技術障礙將成為VR硬件能否走向大眾化的關鍵因素
交互性方面,現有VR設備基本上涵蓋了所有信息輸入方式,包括觸覺、動作(手勢和體位等)、語言等,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在于提升現有交互設備的精準度,降低其錯誤率,同時開發(fā)新的信號識別和輸入模式,有望實現對眼神甚至腦電波的識別和應用。
續(xù)航能力,現階段VR產品主要為電腦連接式頭戴VR設備和手機盒子類移動VR產品,內置完整的計算存儲通信交互模塊,可以完全獨立使用的VR產品尚不多見。而前兩種產品中,第一種因與電腦連接,基本不存在續(xù)航能力的問題;第二種產品的續(xù)航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手機的電池容量。根據Digi-Capital發(fā)布的技術規(guī)范,未來移動VR產品的續(xù)航能力應當在6個小時以上。此外在衡量產品續(xù)航能力的同時應當考慮到設備工作時的發(fā)熱所帶來的性能降低和體驗降低問題。
視覺效果方面,主要應當考慮四個方面的因素:畫面精細度、視角、幀速率和延遲時間。
VR內容畫面的精細程度直接關系到其沉浸效果,其決定性因素則是硬件的圖形渲染能力和屏幕分辨率,對于前者,設備GPU硬件的性能提升將大幅改善畫面渲染能力,對于后者,屏幕分辨率的提升依賴于更高清顯示屏的開發(fā),F階段國內VR硬件最高可做到2K分辨率,即屏幕橫向像素達到2000以上,未來技術成熟之后或可達到8K屏幕,徹底解決虛擬現實畫面的像素顆粒化問題。對于視角寬度問題,現有VR產品視角寬度最大可以有120度,而最佳的沉浸感所需視角寬度則為不低于136度。幀速率和延遲時間則主要用于減少用戶的眩暈感,其中已經面世的硬件最短畫面遲時間已經達到技術標準(不高于20毫秒),在幀速率方面尚略有欠缺(技術標準為不低于120幀/秒,實際最高可達到100幀/秒)
計算能力:考慮到多數VR產品是配合手機和PC使用,因此現階段VR設備的計算能力更多的依賴于其連接的硬件的計算能力,隨著PC和手機的CPU和GPU性能提升,VR設備的計算能力將進一步加強,從而提供更高的流暢性和更好的畫面渲染能力。
價格方面:大眾化的VR產品的定價應當在普通消費者的可接受區(qū)間范圍,根據Digi-Capital發(fā)布的技術規(guī)范,高端VR設備應當在1500美元以下,中低端在700美元左右,考察即將上市的OculusVR,其價格大致在1200美元左右。我們認為,隨著大眾版VR設備逐步投入量產化,其規(guī)模效應有望得以顯現,帶來硬件價格的進一步下降。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