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能源互聯網“六大挑戰(zhàn)”匯總分析
2015/11/21 8:33:24 來源:中國產業(yè)發(fā)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全球能源互聯網”是由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劉振亞2015年2月3日撰寫的《全球能源互聯網》一書中首次提出的國家電網的宏偉目標。他提出:全球能源互聯網將“全球能源互聯網”是由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劉振亞2015年2月3日撰寫的《全球能源互聯網》一書中首次提出的國家電網的宏偉目標。他提出:全球能源互聯網將是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通道),以輸送清潔能源為主導,全球互聯泛在的堅強智能電網。將由跨國跨洲骨干網架和涵蓋各國各電壓等級電網的國家泛在智能電網構成,連接“一極一道”和各洲大型能源基地,適應各種分布式電源接入需要,能夠將風能、太陽能、海洋能等清潔能源輸送到各類用戶,是服務范圍廣、配置能力強、安全可靠性高、綠色低碳的全球能源配置平臺,也是實施“兩個替代”的關鍵。目的在于讓人人享有充足、清潔、廉價、高效、便捷的能源供應。
實施國網戰(zhàn)略規(guī)劃的實施要點是又一個布局:“全球能源互聯網”。兩個原則:清潔發(fā)展;全球配置。三個階段:國內互聯;洲內互聯;洲際互聯。四個特征:網架堅強;廣泛互聯;高度智能;活動開放。和五個功能:能源輸送;資源配置;市場交易;產業(yè)帶動;公共服務。
這一人類前所未有的超級電力規(guī)劃,引發(fā)國際能源界的矚目,大家對此的認識還存在一些階段性差異。但是人們或相信如果能夠實現這一目標,全世界的人們都可以享有“充足、清潔、廉價、高效、便捷”的可再生能源,不僅氣候變化問題可以徹底解決,人們的能源問題將徹底解決,人類將就此實現永續(xù)發(fā)展,而人類大同將指日可待。其意義將遠遠超越中國的“高鐵革命”,甚至超越“一帶一路”的戰(zhàn)略意義。
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實現這一宏愿,就必須解決好眼前面對的六大挑戰(zhàn),國家電網人需要知難而進,披荊斬棘,解決好這些矛盾,戰(zhàn)勝這些困難,為全球樹立榜樣,也解惑世界和能源業(yè)界的種種疑慮。
第一、優(yōu)先解決好目前國內嚴重的棄風、棄水、棄光問題。也就是劉振亞董事長提出的,先國內,后洲內,再洲際。中國大量棄風、棄水、棄光的問題如果不解決好,在全世界推薦“全球能源互聯網”將難有說服力。所以,國家電網必須在最短的時間,以最大的工作熱忱,克服一切困難,解決好這一長期困惑中國可再生能源發(fā)展的難題。“十二五”以來,解決“棄風、棄水、棄光”問題就是國家能源局的工作重點,盡管經過持續(xù)不懈的努力,也取得了不少成果。根據國家能源局發(fā)布的《2014年風電產業(yè)監(jiān)測情況》的數據:“2014年棄風限電情況加快好轉,全國風電平均棄風率8%,同比下降4個百分點,棄風率達近年來最低值”。
2015年7月,國家能源局發(fā)布“2015年上半年全國風電并網運行情況”。到6月底,全國風電累計并網容量10553萬千瓦,累計并網容量同比增長27.6%;上半年,全國風電上網電量97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0.7%;風電棄風電量175億千瓦時,同比增加101億千瓦時;平均棄風率15.2%,同比上升6.8個百分點。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