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中國煤炭消費比重將下降至57.4%
2015/11/6 8:33:5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11月4日,建言“十三五”-中國煤控規劃研究國際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中國煤控項目在會上發布了《中國煤炭消費總量控制規劃研究報告》。這份報告提出,到2020年中國11月4日,建言“十三五”-中國煤控規劃研究國際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中國煤控項目在會上發布了《中國煤炭消費總量控制規劃研究報告》。這份報告提出,到2020年中國煤炭消費總量要約束在27.2億噸標煤,也就是38億噸實物量以內,總能耗控制在47.4億噸標煤。這樣一來,煤炭消費比重就會下降到57.4%。和目前已經公布的大多數煤控中期目標相比,上述報告建議的數字要求更高,實施難度也會相應加大。
去年11月國務院發布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提出的目標是,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在42億噸左右,煤炭消費占一次性能源消費的比重控制在62%以內。相比之下,煤炭控制項目課題組給出的27.2億噸、57.4%兩個數字可謂是雄心勃勃。
中國煤控課題組核心組成員楊國富介紹,這一目標的制定采用了生態紅線約束原則。按照這一原則,如果要在2020年實現PM2.5年均值45微克每立方米,到2025年達到世界衛生組織過渡區第一階段目標值,就需要煤炭消費分別低于40億噸和35億噸。
另一個約束指標是水資源。煤炭開發與消費會耗費大量的水資源,相比空氣質量,水資源約束對煤炭總量控制的要求更為苛刻:如果在2020年用水量不超過747億立方米,則煤炭消費不得超過38億噸。
長期以來,價格低廉的煤炭都是支撐中國經濟增長最重要的能源。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城鎮化任務繁重的情況下,不少人擔心減煤、壓煤會對經濟增長產生不良影響。
在11月4日召開的研討會上,有人提出“我們一再談煤炭控制,那么山西、陜西等地的就業和經濟怎么辦?”
煤炭控制本身也是一件“有利可圖”的事情。楊國富介紹,如果煤炭消費減少4.2億噸,就會節約3400多億元,可以從這部分資金中拿出一部分來專門支持生產基地的轉型和就業。
事實上,在煤炭生產日趨機械化、智能化的今天,煤炭產業對就業的支持作用正在逐漸減弱。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表示,機械化是煤炭產業的內在發展方向,因此即使增加煤炭生產,對就業的拉動作用也并不明顯,所以控制煤炭消費,也不會帶來大規模失業。
控制煤炭消費并不意味著控制經濟發展動力,隨著服務業的加速發展,經濟增長對于能源消費的依賴將會逐漸減弱。潘家華認為,控制煤炭消費的關鍵還是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我國逐漸步入后工業化時期,控制煤炭消費的目標并非高不可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